建设部:攘外安内 平稳房价

发布时间:2004-10-29 00:00:00   编辑:石材网

10月26日,建设部正式公布了题为《怎样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研究报告,对海外最近盛行的中国房地产“泡沫论”进行了驳斥。而几天前,建设部的有关人士公开批评国内一些开发商在哄抬房价。为保房价平稳,建设部最近攘外安内,忙得不亦乐乎。
两种声音对峙
国内地产大腕坚定看涨;国际人士纷纷认为“泡沫将临”。近期,中国房地产业的上空充斥着这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
“在上海,大约有1/6的高级住宅是没有人住的;在北京为1/4;在深圳附近为1/3。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房屋的空置率一定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大幅增加。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内,办公楼的供给将猛增50%……”美国《纽约时报》不久前报道,中国房屋的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质疑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破裂。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算,世界经济中25%存在房地产泡沫,另外40%的地区处于“泡沫预警”状态。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近期表示:“目前2/3国家和地区正面临房地产泡沫危机,在所有房地产泡沫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第一。上海和北京因占中国销售量的14%,且房价涨幅最大而将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同样的警告声音。一些学者也纷纷指出,国内房地产行业存在泡沫。但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一些大腕级人物却公开表示,国内房价之所以高涨,主要是地价上涨的结果,有真实的供需关系支撑。
潘石屹也公开表示,“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对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下的结论,我认为有点危言耸听了。目前全国的房价都在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非常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和房子的供应量少,要让上涨过快的价格稳定下来,政府应该增加土地的供应量,或者应该增加土地供应量的预期”。
建设部攘外安内
面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建设部对外驳斥,对内批评,攘外安内两手并行,以图保证房价平稳。
针对国内行业大腕的“炒作”,9月20日,建设部在向部分新闻单位通报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一份文字稿中提到:“部分开发企业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不对称,恶意炒作,个别媒体不加甄别,大肆渲染,部分消费者跟风,造成局部地区、个别项目房价短期内非正常上涨。”
就在建设部反击“房价涨升说”之后短短几天,就已流传的中国房地产“泡沫论”突然升温,国外主要媒体和财经机构都加入到“唱衰”的行列中。
对此,建设部也迅速回应,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牵头的课题组就此写出了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地产泡沫论并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在可控范围内。这份报告在今年9月底已初步形成,近日见诸报端,10月26日,建设部在自己的网站上以“怎样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为题,正式公布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宏观调控已见成效
10月26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研究中心的报告已经明确了态度。研究中心认为:房地产投资的走势说明宏观调控已见成效,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价上涨和商品房档次明显提高。
该报告指出,目前的房地产需求是真实需求。因为2020年以前城镇居民快速增加,对房地产有很大的需求。其次,从有效需求测算,不算农村进城经商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只计算城镇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如果假定有20%的城镇家庭有改善住房的要求,而且这20%要求改善住房的城镇家庭每户也只是想增加20平方米的住房,那么中国20%的城镇家庭是2700万户,每家增加20平方米,这个现实需求总量是5.4亿平方米。这个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该报告还指出,现阶段房价下跌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目前我国城镇已有72%以上的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如果住房降价,首先是广大有房居民因“住房资产缩水”而受到伤害。特别是用抵押贷款买房还处于还款期的居民,房价降多了,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住房资产负债”,甚至导致所谓“理性违约”,反而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因此,对是否降低房价,要审慎地考虑广大居民的利益,不能认为只要降房价就是好事。现阶段已经采取的逐步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给的措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这种结构性的降价不会伤害有房的居民。

房屋超市网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