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承认了!石材绝不是高污染产业!是唯一免检建材产品!

发布时间:2019-09-20 15:44:29   编辑:石材网

石材并非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而是一个能够发展成为、也必将成为节能、环保型的产业。福建省发改委、经信委联合发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18-2020年)》,旨在加快培育包括石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27个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该计划的发布与实施,为石材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石材全是物理加工,无有害垃圾,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石材业是一个机械的物理加工过程,其能耗也就自然大大降低了,也就不会制造和产生有害气体,而且采取湿式作业,有效地降低了粉尘,生产中即使会产生少量废渣、废料等垃圾也是无毒垃圾,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石材业没有窑炉,与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石灰等传统大宗建材产品不同,石材业不是矿业加窑炉,而是矿业加机械切削。因此,它本身不需要煤炭,只使用电和油。

石材加工采用循环用水,排出的废水也是达标的!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对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湖北、新疆等全国重点省份的重点石材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地区的石材业基本上采取了循环用水,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仅靠普通清水用来冷却开采和加工工具就可以了,既使排出废水,也都是达标的。

废料废渣回收做混凝土、人造石

在开采和加工中产生的石粉、石渣、废料等废弃物已经开始大量被用来做混凝土骨料、高强度砖、人造石填料、轻质石粉墙体材料、铺路石、路缘石等,基本做到了废物循环利用。因此,只要政府和企业稍加管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无污染和环保型的产业。

石材业在建材工业中最环保、综合能耗低

天然石材的放射性均值比陶瓷、砖瓦等大宗建材都低。此外,石材开采及加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仅为0.3吨标准煤,大大低于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石灰等传统大宗建材业,是建材工业中最节能的一个产业,与2007年全国建材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4.88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下同)和2007年全国单位(万元)GDP能耗1.16吨标准煤相比,石材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矿山开采、加工到使用,石材业都遵循节能、环保原则,即使在生产中产生少量的垃圾、污水等废弃物,也是轻微无毒的,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这些废弃物基本都能二次加工利用,成为陶瓷原料及其他建筑材料。因此,石材产业是绝不属于高污染产业,而是绿色、环保型的产业。

综上所述,从矿山开采、加工到使用,石材业都是最节能的,即使在生产中产生少量的垃圾、污水等废弃物,也是轻微无毒的,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绝不属于高污染产业。

石,乃地球结构物质;石材,源自大山峡谷,汲天地精华,聚日月灵气。因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所以对保健美容有着重要作用

1保健美容

石材是有生命的,细微小空洞就像皮肤细胞一样会呼吸,有着吸除湿气、吸音隔音功效,让人体更加舒适健康。

“玉养人,人养玉”是中华千年的保健结晶,也证明宇宙万物的生存是相互依赖。玉是石材的品类,每一种石材都有玉含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石材作为装修材料拉近人与大自然关系。《本才纲目》中记载,天然石材具有:养五脏利血脉等功效。珊瑚、水晶等半宝石则具有保护骨骼、平衡人体酸碱度的作用。

2『保温节能』

石材有保温节能功能,从古至今饮食菜品中有需要保持高温的都采用石制碗钵,欧洲从几千年前把石头用于建筑装饰,主要是石材的牢固性和石材是纯天然保温材料,冬暖夏凉,保持人体体温舒适度。

3『天然之美』

石材是纯天然建材产品,是唯一免检建材产品对于“石材有放射性危害有辐射”等言论,属于建材行业不正当竞争话术带来的误导,对此,中国石材协会、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早在2013年就曾联合发布过《关于大理石产品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的通告》。

4『健康环保』

石材是最健康环保的装饰材料,天然石材成于自然、产于自然,犹如花草树木一般,不含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放射性物质。

现代化的天然石材开采作业,已经完全摒弃了火药开裂等对自然会产生破坏作业的技术,“冷开采”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极大提高矿山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率的同时,也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天然石材具有宁静、恒久和灵性的特质。俯拾皆是的叫石头,价值连城的也叫石头。建筑材料离不开石头,珠宝首饰离不开石头,治病配药也离不开石头。

石头虽然不能说话,但却能见证世事沧桑,印记文明辉光,留给人以无尽的财富、智趣和遐想,善待天然石材,善待每一份石材事业!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