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材网首页 交易中心 产品报价 信息中心 石材养护 石材黄页 石材图库 风云人物 会员中心


中国石材网专题首页—新闻正文
 
奇石欣赏
奇石欣赏-羊
奇石欣赏-荷叶砚台
奇石欣赏-骆驼
 

常山石文化研究专辑之五
石城传说


奇峰怪石森叠嶂,三百馀步恣还向。
此中大有仙灵踪,云霞万叠储心胸。


  石城常山,自然生灵似乎都和石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石头充满传说,或是传唱历史的回音,或是蕴含仙灵踪迹。

砚瓦含泪
  到过青石镇的人都知道,砚瓦山村砚瓦洞有一宝——能预测天气的砚瓦石。每逢雨天来临,一种红色砚瓦石就会隐隐渗出水来,犹如含泪哭泣。
这里的老石工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传说。
  那年,有个落魄的书生进京赶考,途径常山溪口(即青石镇)。书生虽说出身贫贱,穷困潦倒,但他一直踌躇满志,坚信自己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然而,命运弄人。这年,江南的梅雨季节提前到来了。一连数日的大雨,使常山港江水暴涨,唯一通往京城的道路——招贤渡不能通行了。凄冷的风雨夜中,书生好不容易敲开了一家农户小院。一个以开采砚瓦石为生的石工,收留了这个又累又饿的穷书生。
  雨,足足下了两个多月,书生为此错过了考期。但在这里,书生爱上了石工的小女。令书生想不到的是,由于此地盛产砚瓦石,居然让石乡的人也多少沾了些文气。姑娘的才气与美丽充满了灵性,令她出落的不同凡俗。在那些焦急等待的日子里,姑娘在一旁默默地为之研墨,共读圣人之道,姑娘的柔情抚平了书生的焦躁,姑娘的才情与书生琴瑟和鸣。老石工从砚瓦洞里采来并精心雕琢的那方西砚,见证了两人之间相知相惜的爱情。
  就这样,青灯黄卷,姑娘相伴,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第二次京师会试如期而至。书生准备辞别姑娘,启程进京。行前,姑娘默默地抚摸着西砚,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后藏进了心上人的行囊。
  考场里,书生见西砚如见姑娘,顿时才思泉涌,笔走游龙。放榜之日,书生果然高中三甲,而且颇得皇帝的赏识。披红游街后,书生即入翰林院任主事。既蒙君恩,书生誓以此身报国,将一腔热情寄于工作,把儿女私情全部抛诸脑后,几乎以朝廷为家。
  光阴荏苒,一年又一年过去。一个盛夏的夜里,天气闷热的让人窒息,书生突然感到心神不宁。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给自己放了小假,早早回到家中。走进书房,他发现由于自己拼命的工作,他对自己的家也有点陌生了。略有点凌乱的书房积上了薄薄的一层灰尘,唯有静静躺在书桌一角的那方西砚,好像有点犯潮,竟隐隐透出水来。轰隆,这时天空猛地响起了一声炸雷,瓢泼大雨倾盆而下,书生想起了常山江畔有一个正等着自己衣锦还乡的姑娘。
终于,书生又回到了石乡,却发现院子里是空荡荡的。乡人告诉他,书生离开后的第二年,姑娘的父亲在开采砚瓦石时,不幸从山上滚落,没多久就重病身亡,姑娘于是不得不卖身葬父。在苦等书生回来的日子里,无助的悲伤和生存的苦痛一丝丝地抽尽了姑娘的生命,并在那个雨夜里玉陨香消。原来书生看到那方西砚含泪哭泣,竟是姑娘送来对书生最后的呼唤!
老石工没有说书生后来怎么样,只是告诉我们,从此砚瓦洞中开采出来的砚瓦石,雨天来临前总是含着斑斑泪迹。

西砚神话
  相传200多年前,大陈溪和荷塘溪交汇处有个双溪口村,因盛产砚瓦石,村里的长者提议改为砚瓦山村。该村采石的历史到底有多少年,无人知晓,但村里的石工们都知道从西砚洞开始。至今村里还传说着一段古老的西砚神话。
  相传很久前,一群玉山客在西砚洞以采砚石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这一天,当石工们和往常一样在洞中干活时,正在采挖的石壁突然轰的一声塌了下去,大家只觉眼前一亮。眼前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里面居然别有洞天,巨大的洞府里满地都是黄灿灿的金石。富可敌国的宝藏让所有人一下子都欢呼了起来,“让我们就在这里庆祝吧!”不知是谁这样提议道。于是,石工们请来了戏班子,在洞中看戏庆祝。
  孰不知,他们的祸事随之降临了。原来,觊觎洞中金石的山妖不想眼看着石工们取走财宝。“不,我一定要在他们欢庆的时候把洞口重新给封上,把所有人都困死在里面。”山妖愤愤地从嘴角中漏出这句狠话来。
  守护金石的山神听到了山妖的话,他不忍石工们遭受这灭顶之灾,又想保住金石。于是山神化身为一位老乞丐来到欢庆的人群中。他声称自己身上有一块宝贝石头,用这石头泡过的水饮用后,可以包治百病、长命百岁,代价是石工们将洞里的金子送给他。
“这一块普普通通的丑石会是宝贝?”山神的话刚说完,石工们一阵哄堂大笑,“我们一辈子都和石头打交道,什么样的石头没有见过?”
  “等一下”,就在这时,人群后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只见一个矮个子从后面钻了出来。此人由于长得奇丑无比,只能在戏中扮演一些小角色,大家都戏称他为“三花脸”。三花脸真诚地说:“老伯,我身上还有一百文钱,这点钱你先拿着,石头就别卖了。”
山神看了看三花脸,然后望了望周围人们对他们俩露出的嘲弄眼神,无可奈何的说:“你们都不相信这石头比金石更值钱吗?算了,既然这样,我就卖给他吧!”说完,山神取出石头塞进三花脸手中,离开了。山神的到来对石工们来说只是个小插曲,不一会儿,石工们也就忘记这个疯疯癫癫的老乞丐,忘记了傻兮兮的三花脸。
  转眼,夜幕降临了。台上演员尽情表演,台下石工们觥筹交错。在白天做了些布置舞台等粗重活的三花脸感到特别的累,身上的老伤格外疼。三花脸突然想起了那块石头,心想真的那么神奇么?他一个人悄悄地躲到了靠着洞口处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将石头泡入了水缸,舀水就喝。顷刻,三花脸只觉得水甘醇入嗓,一下子沁入到肺腑,全身清爽。他一口气喝了几大碗水,把个肚子喝得鼓鼓的。
  “还好前面就是洞口。”三花脸心里暗自庆幸。他刚跑到洞外准备方便时,只听得身后发出轰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转身一看,洞口已被巨石堵死,所有的人都被关在了山洞里。
这时,山神出现了。他告诉惊魂未定的三花脸,原想借宝石将石工们引出山洞,不想山妖提前下手了。
  据说,如今在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隐约能够听见山里传来咚咚的铜锣声,那是戏班子演戏的锣鼓声在回荡。此后,有许多人找到西砚洞,指望能发现宝藏,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天坑奇传
  三衢山景区内,有一处面积300多亩,深约三四十米的山谷,外形像个大漏斗,下再大的雨也不见积水,这就是当地老农称之为“天坑”的大古山奇景。
  天坑因何而来,还得从北宋铁面御使赵抃在三衢山面壁苦读的时候说起——
众人皆知赵抃从小家贫,但胸怀壮志,一心求学,以图报国。在三衢山的三年里,他以松明作灯岩为床,竹笋野菇充饥肠,潜心治国之道。
  一天清晨,当赵抃正在岩前高声诵读的时候,突然从山上冒出个身着粗布灰衣、大腹便便的怪老头。“哈哈哈”,只见他不阴不阳的笑道,“呆子,像你这般瞎子念经有用吗?”心高气傲的赵抃当然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可看到对方是个年迈的老人家,于是他冷冷的应道:“那么你知道书是怎么读的吗?”
  老人嘿嘿的哂笑两声,说了句:“你马上到大古山来会我吧!”说完人就不见了。赵抃大为惊奇,心知遇上仙人了,急忙朝空跪拜称“是”。
  仙人的出现让赵抃充满了兴奋和莫名的不安。一路上,正当他闷着头想着自己心事的时候,山凹处突起一阵腥风,松树背后嘣雷似的传来一声巨吼,一只猛虎扑地跳了出来。赵抃吃了一惊,心想完了。只见那老虎望着赵抃不断低声咆哮,似作相扑状。无奈之下,赵抃向老虎作了一揖说:“虎兄,本人一介书生,身上没有多少肉,根本不够你一顿,你还是留我学成本事,报效朝廷吧。”没想到,那老虎好像听懂似的,对他点点头,从后山坡跳了下去。
  有惊无险,赵抃又重新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大古山。可是四周没有人,除了地上一个精美的木盒。在山顶,赵抃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仙人到来,地上的木盒却好像在召唤他,这会是仙人送我的东西吗?赵抃心痒难止,终于忍不住打开了木盒,原来里面是一支金笔,“这笔如果是我的,该多好啊!”赵抃情不自禁的赞叹道。
  话音刚落,赵抃感到脚下一阵剧烈晃动,摔倒在地。只见身边地上忽然撕开一道道口子,并且越变越大,山上的泉水、草木所有的东西都被往下卷。赵抃拼命的往外爬,唯恐也被“天坑”吸进去。正在此时,仙人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出现在他的面前。“救我!”赵抃急忙喊道,仙人用手一指,大地立即安静了下来。
  “赵抃,”仙人神色一正,“老虎虽然凶险,可因你有报国之志,它不来伤你。金笔是你喜爱之物,你想据为己有,就存有私心。这私心一旦开了口,就有如山石迸裂一发不可收拾。山中遇虎处,有治世天书,要好好研读。”
  赵抃得仙书后勤加苦学,不久便考中进士,后来官至殿中侍御史。由于他一生始终做到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被后人尊称为“世人标表”。
  天坑依然留在大古山上。清代诗人裴瑞兴曾在天坑洞壁上留有:“香岩曾向读书来,石径清幽遍绿苔。琴鹤一帘书万卷,知他花落与花开。”
(廖小兵 汪峻)


兄弟网站:中国建材网 中国水泥网 cement 中国水泥网人才频道 中国水泥论坛 中国陶瓷网 中国水泥论坛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中国石材网 版权所有@2004-2007
经营许可证编号:027202001042000202 ICP证:浙B2-20040232
法律顾问:永鼎律师事务所202.75.2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