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云浮建富庶文明“大西关”
发布时间:2009-09-23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打通内外通道 增强产业素质
云浮建富庶文明“大西关”
云浮西通大西南,东连珠三角,被称为环珠三角地区的“内环市”、广东的“大西关”;但相对于其他环珠“内环”城市的发展来说还相对落后。
强云浮、富西关,刻不容缓!去年10月底,省委书记汪洋视察云浮时,提出云浮要建设成为“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要求云浮在“好”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
去年以来,虽然面临金融危机,但云浮市委书记王蒙徽则乐观地认为:国家积极实施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为云浮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机遇;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为云浮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提供了机遇;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双转移”战略,为加快招商引资上项目、推进产业升级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危机中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为云浮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机遇。
目前,云浮市正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五三二一”工程,将架设起云浮连接大西南与珠三角的大通道,为云浮的发展打通内外经脉;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实施的“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又将是云浮发展强筋健骨的重要抓手,在发展好自己的同时吸引周边产业的转入。
打通内外通道
融入珠三角100分钟核心经济圈
云浮是环珠三角的“内环市”,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发展如此艰难?
王蒙徽一针见血地指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云浮的对外交通相对落后。
云浮虽然地处连接珠三角与大西南的交通要道,但交通建设却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交通通畅率不高、配套不完善、承载能力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要使云浮从困境中走出来,必须打通周身的经络,让人流、物流、资金流都顺畅起来。云浮利用国家抗击金融危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时机,全力推进改善交通环境的“五三二一”工程,力争融入珠三角100分钟核心经济圈,为该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Page]
云浮市交通局局长江汝生告诉笔者,“五三二一”工程总投资为877.33亿元,属云浮境内的投资就有432.77亿元。“五三二一”工程,主要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五”即云浮至广西梧州、云浮至广西岑溪、罗定至阳春、江门至罗定、汕湛高速清新至新兴段五条高速公路建设;“三”即六都四围塘码头、都骑通用码头、温氏码头三个码头建设;“二”即罗定至岑溪铁路、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两条铁路建设;以及“一”,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
在重点推进“五三二一”工程建设的同时,云浮将加快与之相配套的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建设,构建“大西关”主要交通网络。
待这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云浮将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路、铁路、水路齐头并进,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县县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周边市通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
内强产业素质
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
云浮不靠海,沿海的重化产业布局无法延伸到此;从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路径来看,云浮被作为广佛都市经济圈辐射的第一洼地的肇庆抢占先机。云浮如何吸引外来产业的转入呢?王蒙徽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想法:要把自己好的做得更好,用我们更好的去吸引别人更好的,特别是吸引高附加值的“人”,并以此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云浮跨越发展。目前,云浮必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整合资源,集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云浮市制定了打造石材、不锈钢制品、水泥、硫化工、电力等五个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特色工业。
经过近年的发展,云浮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资源型优势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势头,且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高、综合产出效益水平偏低、企业间恶性竞争突出等缺点。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实质上就是为上述五个行业规划设立各自专门的园区,让相关企业都到园区发展,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加快发展的空间。云浮将通过科学规划、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和银企合作等有效手段,做大做强,用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在省内、国内都响当当的“产业航母”。
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将不断增强产业内在的吸引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入,同时为珠三角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配套。
(石材网 www.stone365.com)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云浮市着力打造百亿石材产业集群
下一篇: 嘉祥县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云浮市石材行业协会召开第一届八次理事会,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云浮石展会”新蓝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