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九大支撑体系

发布时间:2005-01-12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泉州市经济工作会11日在市政府召开。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提出2005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泉州市长郑道溪回顾了过去一年泉州市经济工作的情况,并部署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展望今年  这一年:构建九大支撑体系

今年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泉州湾滨海城市的重要一年,也是率先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主要任务是构建以下九大支撑体系——

产业支撑体系:重在“集聚”。以炼化一体化、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鲤城江南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等为依托,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以石狮服装、陈埭鞋业、晋南纺织、水头石材、仑苍水暖、丰泽树脂、洛江五金、惠安木石雕、安溪建材、永春造纸、德化工艺陶瓷等板块为载体,整合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以泉州市汽车制造基地、泉州船厂、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等项目建设为拉手,加快培育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特种陶瓷等新兴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重在“完善”。要统筹安排,“四脚落地”(可行研究、立项审批、资金筹措、管理方式),加快推进“两港”(海港与空港)、“两源”(电源与水源)和“六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信息网、电网、供排水网和燃气管网)建设。

城镇支撑体系:重在“联动”。坚持“打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东进、南下、西拓”,“往中心城市靠、往海边上逼、往第一层面上挤”,加快推进晋江、洛阳江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城镇滨海沿江带状连接为拱卫的泉州湾都市圈。

社会发展支撑体系:重在“全面”。抓紧泉州高教发展中心和泉州师院东海校区建设,推进泉州大学筹建工作,努力实现建成“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要求。做好“世遗”申报和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确保在年底前高质量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开放支撑体系:重在“挖掘”。挖掘泉州与港澳台合作潜力,争取国家批准建立泉州台商投资区;挖掘意向项目潜力,力促在石化、修船、零售业方面引进外资有大的飞跃;挖掘现有近700家自营出口企业潜力,做大做强外贸经营主体;挖掘加工贸易潜力,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挖掘境外商务窗口潜力。

协作支撑体系:重在“互补”。比如加快建设泉州湾组合港、泉三高速公路,力促泉州、莆田、三明等地在产业、交通、资源等方面形成“簇群”。借助闽粤赣十三地市经济协作,借助泉籍外地商会,更好接受长三角、珠三角辐射。

生态支撑体系:重在“持续”。加大晋江流域上游水资源保护力度,珍惜沿海防护林这道“绿色屏障”。保护基本农田,完成外走马埭围垦水下部分工程,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防灾减灾支撑体系:重在“治本”。要抓紧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工程(金鸡至塔头堤段)、金鸡拦河闸重建、等项目建设,做好水库除险和海堤、海岸线加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性天气、农林牧渔病虫害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城乡防震减灾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地质灾害。

管理协调服务支撑体系:重在“和谐”。以“平安泉州”建设为载体,致力构建“全省最和谐稳定的城市之一”。要巩固完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大洋网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