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家国情怀王万传——一个石材人的十年和他做的三件事
发布时间:2024-08-16 16:20:49 编辑:石材网
王万传,广西万升石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首届全人民政协“优秀委员工作室(站)”获得者,现任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常务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
作为福建人,王万传50岁后才来到广西贺州创业,已在这里度过了10余个年头。7月28日,记者在广西南宁采访他时,他说,这10年,他仅仅做了3件事——创业、扶贫和履职。
《中华建筑报》今日同步刊发本文
创业:一年做到几个亿
记者:您有多个身份,比如荣誉村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企业家,我很想知道,您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身份?
王万传:这个社会职务也好,或者身份也好,那只代表组织上信任你,对我自己而言,是一种责任。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企业家或者企业主吧。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做企业,我把企业做好了,才有后面这些身份。如果我的企业做的不三不四,就是做个村主任,也做不了。所以还是要先把自己的企业做好才是根本。
大概是2017年吧,有个领导跟我正式谈话,再三对我说,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先把自己的主业做好。我的理解就是,只有自己的企业成功了,才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所以,这些年来,这个要求我一直记在心里。
记者:您是福建人,据我了解,之前在厦门做生意也很成功,为什么要来到广西贺州创业?
王万传:我原本是老师,后来才下海经商,在厦门做进出口业务,做得还算轻松。
2014年的时候,贺州市来福建招商。贺州市看准了一个时机,福建水头做人造石的企业,原材料大都是从贺州购买。
贺州市的领导就想,既然人造石的主要原材料是从这里买,贺州就有发展人造石的先天条件,何不把水头的人造石企业招来贺州。就这样,很多人造石企业被吸引到这边来投资了。
当时我跟这个石材行业是没有接触的,但是家族里有做人造石的,所以我就以一个投资者的身份过来了。我们兄弟在贺州投资了两个人造石企业,每个企业的投资都在2个亿以上,我的公司叫广西万升石业有限公司。
王万传接待来访外商
记者:这相当于从零开始做一个新的企业,而且是行业“跨界”,我想不一定那么轻松吧?您是怎样从一个石材行业的门外汉,成为一个行家里手的?
王万传:说实话,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做便罢,要做就把它做到最好。我既然来贺州创业,就得像颗钉子扎根在这里。
当时按招拍挂条件,贺州方面应该把土地做好三通一平后给我们的,我们不想在时间上浪费,自己掏钱平整土地,很快就把厂建起来了。
因为起点较高,投产两三个月后,我的企业就已经达到了规上企业的规模,高峰期年产值达到了几个亿。
不是有种说法吗,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因为我不是做石材出身的,思维正好不受局限,比如研究这些设备呀,工艺呀,反而有另外的一种视角。比如环保达标的问题,因为人造石毕竟是用石粉去做的,就会有灰尘,之前还要用树脂粘合剂,就会有排放。生产发展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倒逼着我去学习,去跨越。
我的企业,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发明专利,包括设备设施,包括材料、工艺等等,是多个人造石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人。有时想想的确来之不易。这个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才能真正的把事情做起来。
记者: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大家都觉得石材行业内卷很严重,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又该如何对症施策?
王万传:出现内卷这个现象,一是国际形势变化,二是房地产业调控,三是新冠疫情影响,这三个因素的叠加,造成需求下降,市场萎缩。我的企业同样也遇到这样的困难,最高峰期时一年产值几个亿,现在要拼到1个亿都难。
其实,其他行业也存在内卷的现象。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肯定就是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了。
虽然我们开始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建材行业遇到房地产业的调控,人造石的市场体量也就跟着小了,整个行业为了生存,自然就出现内卷了。为什么呢?如果停工停产,工人散了,工厂可能就关闭了,所以无论如何工厂不能停工,但是生产的产品又不能一直积压在工厂,这就造成了产品压价、低价竞争,行业内卷是必然的。
对于行业的内卷现象,我是理性看待的,内卷就是为了生存,虽然不是好事。这就要求行业组织多发挥作用,形成共识,在企业生存下去的同时,尽量考虑到行业的长远发展。事实上,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的过程。
如何度过内卷期,作为我自己来说,之前是做外贸的,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广西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出海的南向通道。我们的人造石,一带一路这些沿线国家,应该成为我们主要的市场增长点。
所以在这种大的时局下,企业要应变,叫苦没用。一定要以创新驱动为抓手,才能让企业活下去。
王万传被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扶贫: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记者:我对“荣誉村主任”这个事很感兴趣。在我接触的石材人中,您这还是第一例。
王万传:我担任荣誉村主任,源自于当年的脱贫攻坚。这个在全国,可能贺州市都是开先河的。
全国工商联曾经号召“万企帮万村”,也就是说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帮助1万个以上的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就是现在“万企兴万村”的前身。
这最初其实是由贺州市工商联发起,叫“百企扶百村”,100家企业去帮扶100个村子,因为效果非常好,广西自治区就把这个经验总结推广成“千企扶千村”。上报到全国工商联以后,结合了其它地方的先进做法,以“万企帮万村”在全国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贺州市一位领导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所有联系帮扶贫困村的企业负责人,就任一个村的“荣誉村主任”。
而我联系帮扶的,是6个极度贫困的少数民族土瑶村,我就任了6个土瑶村的荣誉村主任。虽然现在这些村子都脱贫了,我还担任着其中一个村的荣誉村主任,这个村现在新的任务是乡村振兴了。
有一天,一位领导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看看。那个时候,我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不容易激动了。但是当我翻山越岭、连走带爬的到达那里,我还是忍不住掉眼泪了,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那种贫困实在是难以想象,村子破落,又矮又暗。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从内心理解和认同了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了。
“全国
脱贫攻坚
先进个人”王万传
记者:脱贫攻坚,举全国之力,是一场真正的硬仗。土瑶村的脱贫过程,应该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王万传:的确。当时我接下这个任务,可以说是一腔热血。但是要改变这里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
有一次我组织一些企业家到一个叫新民的土瑶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家里吃了早餐,最远的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上课,中午没午饭,下午还要继续上课,放学后又要走一两个小时回家,才能吃到晚饭,相当于早上一顿饭要管一整天。
我以前是当过老师的,特别有这种情怀,为这些孩子感到难过。当时就捐了60万,安排给这六个村子的小学生解决营养午餐,让他们有午餐吃。
后来我才知道,实际上这个营养午餐,政府本来是有的,因为平桂当时设立新的行政区,土瑶这六个村没有来得及统筹,是一个空档期。
记者:是不是因为您有钱,解决这些问题起来就比较容易?
王万传:做扶贫这个事情,也不是因为我有钱,事实上我们每挣一分钱,也是千难万难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拿钱出来,只是嘴上说,能解决什么事情呢?
比如动员村民搬迁到新居民的事情,政府有异地搬迁房,村民负担很小的一部分,一个人交2500元,可以有25平方米的房子。假如一家有5口人,就需要交12500元,可以得到125平方的房子。
但是对于土瑶的村民们来说,12500元很多家庭都掏不出来呀,但是不能说这些钱都由我来帮忙出吧,我也没那么多的钱啊,怎么办?
我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村民家里没钱,但是有劳动力啊,你就到我企业里面或者我帮你找的企业里去就业吧,收入在保障家人生活的前提下,结余就用来交房款吧。
我自己和号召的一些企业,也给一些比较特殊的村民先借钱,然后在他的工资里逐步扣还。
来广西之前,我也是过得蛮潇洒的,来这里之后,也感受到挣点钱确实不容易。扶贫的过程,却是对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万升石业获评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
履职:从输血到造血
记者:很多人对企业家参政议政有一定误区,认为他们在意的,就是身份或者头衔。您作为广西自治区政协常委,贺州市人大代表,对此有何体会?
王万传:参政议政,只有参与进来,才会有切身感受。对我来说,既然有了这个荣誉,或者叫职务,就要名副其实,尽职尽责。
记者:我了解到,以您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机构,叫“王万传政协委员工作室”,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王万传:成立“王万传政协委员工作室”,这个也算是贺州的一个尝试吧,在2018年左右就成立了,我们运行了大概一年后,很多地方也开始推出这样的方式,很多比我们做得还出色。
上级组织批准成立的这样一个机构,主要还是想把政协委员的职责落在实处,扎根在基层。我们很多的接访、调研,提案,都是在这个机构里完成的。
现在,组织上对“王万传政协委员工作室”加了担子,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贺州市工业振兴政协委员工作室”,现在是两个名字,合并在一起,也多了一个重点工作的方向。
王万传参加工商联工作会议
记者:2021年7月,这个工作室被表彰为首届人民政协“优秀委员工作室(站)”,说明这个工作室在全国政协层面,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它获得这么高的荣誉的原因是什么?
王万传:这个机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履职。
比如在履职的过程中,我想到一个问题,之前对土瑶村的扶贫方式,主要是出钱捐物,可以说是以输血为主,而要实现乡村长期振兴,就必须提高乡村的造血功能,从教育抓起。
我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形成了一个提案,呼吁改善土瑶学生教育问题,办一所民族学校。这个提案,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很快筹集资金,新建了贺州市平桂民族学校。这个学校从规模到设施,完全是一所非常现代化的学校。
这些年,我在教育方面,的确花了些精力。
学校建好后,大概有1500名学生左右,我捐资为每个学生定制了2套校服。有位老师对我说,想建一个乐队,差设备,我就给他们赞助了。有了设备,他们今后还要经常出去演出,还需要经费,我得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去年贺州平桂区新办了一所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学生宿舍还没有洗手台,我马上跟教育部门联系,我先筹40几万,剩下的让他们想办法。那个时候我的企业其实也很困难,可是9月份要开学,那些学生不能没有洗手的地方吧。
王万传在政协会议上
记者:有种说法,企业家履职过程中,不敢触碰难点热点,免得给自身企业带来麻烦,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者怎样看待这样的心态?
王万传:这当然是误区。履职不是为自己打小算盘,一定要出于公心,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去年年底,我提了一个提案,就是金融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把里面很多的难点卡点提了出来,对事不对人,被列为自治区政协主席亲自督办的重点提案。
去年,有一次我与贺州市长一起参加人大代表履职活动,我就把平时收集的关于营商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反映给了他。特别是一些从水头过来的企业,已经10年了,还没办到不动产证,企业主们颇有微辞。土地都是这些企业买的,有的企业是需要用这些不动产拿去融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
市长非常重视,回去后马上就成立专班,限期整理出到底哪些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情况,然后因事施策,逐个解决。政府因为处理得及时,赢得了企业主的口碑。在后来对外招商引资中,成了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佐证。
其实我们作为人大代表也好,政协委员也好,只要认真履职,是能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做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我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你有了这个身份或者职务后,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让你在其他方面做一些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是另外一种贡献,是另外一个价值。
记者:您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广西自治区劳模、优秀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政协表彰的“优秀委员工作室(站)”,是国家层面的荣誉了,这在石材行业并不多见,这些荣誉对您来说,意义何在?
王万传:这是对我在广西奋斗10年的一个总结吧。也不是说我真的做得好,或者我真的那么能干。这也有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吧,比如说脱贫攻坚,正好是党中央发出这个号召,正好有贺州土瑶这个极度贫困的地方,我没把自己当局外人,去积极参与了。我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和鼓励,以及社会的认同。
回头来看,我人生意义最大的时期就在广西这十年。有领导说,王万传这种善心,这个公益心,就是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王万传接受采访
记者:我们常常说到家国情怀,那么,您对家国情怀,是怎样理解的?
王万传:其实很多企业家都是有这样的情怀,我只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对于我来说,这个概念很大,我的理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力所能及的尽一份责任,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真正的联系到一起。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做大,人生才有方向。
END
来源: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突破!南安这家企业厉害了!机器人
下一篇: 威凌菲斯低温石材污泥干化机干化能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云石链全球”行动倡议,旨在通过抱团出海,推动国际合作与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