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丨云浮打造产业“热辣滚烫”新主场
发布时间:2025-04-17 12:34:30 编辑:石材网
四月暮春,两条消息在云浮引起热议。其一关乎石材业新成效:云浮传统优势产业向新,有关经营主体已逾7000户;另一则是市场新动态: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76780户,同比增长15.58%,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云浮市经营主体已连续三年净增超1万户。
经营主体连年高速增长,说明了云浮社会经济的活力涌动,更彰显了云浮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效。一边是改革红利,一边是金融赋能——近年来,云浮市既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又创新推动“市场监管+金融服务”新模式,着力解决经营主体的关切问题,不断优化的环境“圈粉”了更多创新创业者。
市场主体高速增长的同时,“呵护”与“扶植”的话题随之而来。如何进一步提供更多元的支持,以细密的阳光雨露滴灌企业,打造“热辣滚烫”的产业环境,成为营商环境持续进阶的必要课题。
经营主体同比增速全省居首
连续三年净增超1万户
3月末,云浮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筹备组在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政府、银行、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石材产业企业等代表齐聚,围绕“千亿石材产业集群”的目标,把打造“全球石材产业生态链枢纽”的共识放在了更显著的位置上。
另一则消息也引起了业内人士注意:2024年至今,云浮新登记石材行业经营主体500户。截至目前,全市石材行业经营主体达7157户,其中企业4171户,个体工商户2986户。
作为云浮“久、富、美、名”的传统优势产业,石材领域新动态频传,说明了转型向“新”的底气和实效。把视野从一域放到全市,还有更多数据值得关注:截至2024年底,云浮市经营主体突破16万户,同比增速全省排名第五,连续三年净增超1万户。
进入2025年,上述数据再次刷新:2025年前两个月内,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共计15641户,同比增长415.18%,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据云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超17.6万户,同比增长15.58%,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其中,实有企业3.56万户,同比增长13.7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环境好不好,就要看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强不强。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向新,到全市实有经营主体的连年增长,彰显了云浮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效和市场主体的信心。“经济发展有周期性规律,云浮的特点在于沉得住气,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脚踏实地改善自己的营商环境。”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这样分析云浮的发展实际。
147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酝酿了丰厚的成果。云浮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无纸化”,更推出了粤东西北首部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2022年以来,全市实施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同比增加80%;云浮全市政府部门业务系统100%上云运行,1079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域通办”,环节、材料、时间、费用全面压减。
商事制度改革+活水滴灌
立起助企成长坚实后盾
许多年前,创业者推开政务大厅的门,就被填表格、盖公章和跑部门给耗去了心神。这种疲惫和纷繁,曾是无数中小企业起步时的共同记忆。
改革,正让这趟“奔忙”变为“一键通途”。从畅通市场准入环节到改革涉企经营事项,从企业来回跑到“一网通办”,经营主体准入制度逐步从政府端的管理好用,向企业端的办事好用转变。
工作人员指导开办企业的市民填写资料。云浮市行政服务中心供图
转变带来的,是普通市民的好体验:走进政务服务大厅,“局长进办事窗口”活动让群众感受到“零距离”服务,5393个事项实现“免证办”、901个事项实行容缺受理;率先应用“政银通”自助一体机、智能审批核发营业执照,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照通行”改革。
目前,云浮已经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全流程压缩至2个环节1天内办结,2024年度开办企业网办比例95.62%。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助力更多人创业圆梦,“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逐步成为涉企监管新常态。
“政策礼包”在改革中没有缺位。云浮出台《云浮市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围绕“活下来”“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三个目标,从降低经营成本、提供融资贷款帮扶、引导“个转企”转型升级、指导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赋能,尤其是对纳入知名类、特色类、优质类、新兴类4个类别库的个体工商户重点培养。目前,全市已累计评选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421户,其中今年新增117户。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信心。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免抵押“年报贷”,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定制“星火贷”……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大幅降低云浮经营主体融资门槛及成本,一步步缓解了“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起”困局,企业的“诚信”变“诚金”、“专利”转“红利”。
“小块头”燃热血
汇聚“大作为”的志气
作为广东最年轻的地市,三十而“励”再出发的云浮,立起“小块头也有大作为”的志气,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反弹琵琶”路径上越走越稳——通过发展经济、盘活资产资源等做大做强财政,解决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把云浮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高地,反向吸引人才回流,夯实长远发展的底盘。
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就是人才云聚的获益方之一。近几年云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企业与全市技工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了不少技术人才。
天下英才此方追梦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我们深耕智慧城市,‘场景’很关键!其他地方是没有办法展开这样大规模尝试的,而云浮给了我们宝贵的试验田。”盈海科技是云浮近年新崛起的科技公司,其负责人表示,有感于这座城市里许多伙伴的前瞻性认可,企业定下了“根基立足云浮,发展带动云浮,业务走出云浮”的愿景。
“罗定肉桂,一定能出一个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青年吴觉醒有志于推动罗定肉桂“大有作为”,在外出创业后回到云浮,一举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无核黄皮饼中秋太空系列产品,又带领团队为肉桂做了年轻态、精细化的产品开发、品牌推介和包装设计,并积极开拓国内与跨境电商市场。
从技能人才,到传统农业焕新,再到科技新锐实力崛起,云浮这座城市感召了越来越多青春合伙人,以创新创业的形式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
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扎根,还是新兴产业的布局,追梦和圆梦的故事在云浮不计其数。随着广湛高铁、深南高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等硬通联的加速成形,中欧接续班列、中老班列相继“牵手”,云浮融入湾区“半小时经济圈”指日可待。创新创业在云浮,未来更可期。
■观察
云浮石材业振兴要“拼品质”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作为“中国石都”的云浮,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路口。
近年来,云浮石材行业面临双重挤压,传统“靠资源吃饭、靠规模取胜”的模式难以为继。这一曾让云浮声名鹊起的支柱产业,如何在竞争加剧中突围?如何在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实现价值跃升?
2024年,云浮市石材行业协会牵头推动的“湾区认证”成为标志性事件——云浮市利机石材有限公司的岗石产品通过评审,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此认证的石材企业。这不仅意味着产品标准的提升,更折射出云浮向“拼品质”的转向。
文化要更有质感。从第二十一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与第十五届石文化节举办,到北京奥加美术馆的艺术家交流座谈会上,“石材+艺术”的跨界融合探索,让云浮石材的“文化溢价”路径逐渐清晰。
品牌要更加立体。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时,云浮市政府捐赠的石刻浮雕《赓续血脉 继往开来》,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致敬,更是一次高规格的“文化营销”——通过重大事件中的艺术呈现,云浮石材的工艺水准与文化内涵得以被高端圈层认知。这启示云浮进一步将设计、艺术、教育等要素融入产业基因。
全球化要有定位。云浮石材跨海布局在2024年按下“加速键”,“中欧接续班列”首发仪式、跨境电商清关中心启用、石材协会驻意大利办事处挂牌、推动石材产品进驻马来西亚展销中心、考察东南亚石材市场等事件,勾勒出云浮石材的国际化地图。
传统产业振兴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或规模扩张,而是构建“产业—文化—城市”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和“政策—市场—社会”的多维支撑体系。云浮石材行业的另一重作为,就在于其构建的“协同创新系统”。去年,云浮多部门联动,协商解决一批难题,成功推动国际石材产业园主园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并且工信部门为产业协同化发展找到一条“新路”,成功整合石材、建筑装饰、砂石骨料、装配式建筑、物流运输等企业,推动云浮市大建材产业联盟实体化运作。
云浮石材业过去一年的成绩可圈可点,市场主体的稳步增长便是体现之一。展望未来,还有更多命题亟待作答。“石材王国”再扬新乐,或将为中国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云浮经验”。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罗青青 胡焕红
校对:廖章飞
来源:云浮日报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多家央国企到蛟河市参观考察石材产
下一篇: 春节后出现这“五类情况”,矿山企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云石链全球”行动倡议,旨在通过抱团出海,推动国际合作与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