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石材网 > 信息中心 > 全部

投资48.8亿元,60亿元总产值!贵州石英玻璃突围出圈

发布时间:2025-06-02 11:26:04   编辑:石材网

在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为增加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始终专注于超厚或超薄玻璃领域,今年首次改产了15毫米的厚玻璃,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产品产量和销量实现双提升

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公司秉承“品质为先、绿色智造”的理念,以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致力于提供优质玻璃产品。目前,已建设三期项目,总占地面积1640亩,总投资48.8亿元

一期项目投资18亿元,建设2条日熔化量7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目前已全部建成并投产。二期项目投资12亿元,建设2条日熔化量600吨本体着色在线镀膜浮法玻璃生产线,目前正在完善收尾工作,计划今年底正式点火投产。三期项目投资18.8亿元,用于打造2条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太阳能玻璃生产线,预计今年12月投产

项目全面投产后,公司年总产值将超60亿元,年税收突破3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成为推动贵州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海生玻璃的快速发展,正是黔东南州大力推进“富矿精开”的生动实践。

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项目生产车间

黔东南州已探明石英砂储量超4亿吨,约占全省的66%、全国的24%。依托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严格按照“扬优势、强产业”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好政策,积极探索“富矿精开”,通过精准勘探、优化扶持、产业链延伸,在精准开发和精深加工上发力。

黔东南州集中在炉碧经济开发区发展玻璃制造产业,打造玻璃产业集群和光伏产业集群。积极围绕硅精深加工产业制定产业招商,明细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延伸产业门类,抓实产业配套,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同时,推动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强化用地保障,抓企业服务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快速落地。

当前,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共有企业131家,其中规上企业有61家,玻璃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有20家,铝加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有17家。截至2024年12月底,黔东南州硅精深加工产业实现总产值25.08亿元,增速108%,玻璃制品制造产能占全省比重53.1%。

黔东南州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硅精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黔东南州在硅精深加工领域将大有可为,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于弘燊石英大会,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弘燊石英大会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