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石材网 > 信息中心 > 全部

竟然拉出了百亿级产业?这个山区小县城将石英砂拉成“细丝”,成为主导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25 11:30:54   编辑:石材网

谁能想到,在这个不产矿石、远离销售市场、还不通火车,拥有诸多“劣势”的山区小县城,却靠一根“细丝”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材料行业中闯出一片天地,让我们走近江西上犹县去看一看究竟怎么回事。

图片

玻璃纤维,一种以多种矿石原料制成、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由熔融玻璃通过特殊工艺拉制而成的极细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与普通玻璃类似(如窗户玻璃)。但为了获得特定的性能(如提高强度、耐化学性、降低熔点等),会添加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铝、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可以说是将玻璃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与纺织纤维的柔韧性、可编织性结合起来的产物。单丝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上犹县集聚玻纤企业195家,去年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形成全国少有的从原料到成品的完备产业链,还获批中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

常住人口仅26.7万人的山区小县,如何用一根玻纤拉出一个上百亿元产值的产业?

图片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上犹县城(无人机照片)

元源新材料公司车间内,石英砂、石灰石等矿石经过1650℃高温熔炼,拉出微米级玻纤纱,缠绕成卷等待纺成玻纤布。

“一根玻纤连通万物。”公司董事长张全雷说,玻纤布复合加入多种材料,能以四分之一重量替代同等强度的钢材,用于地下管道、电器外壳、汽车底盘中,大幅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据了解,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深耕玻纤产业领域9年,已形成“矿粉加工——池窑拉丝——高端织布”产业闭环。上游依托自有矿粉加工基地,保障原材料的供应稳定;中游通过池窑拉丝技术,量产9-22微米玻纤纱,精度达行业领先水平;下游作为全省唯一具备电子玻纤布生产能力的企业,填补了赣南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空白2024年,元源新材全产业实现营收4.64亿元,综合成本降低15%,响应效率提升40%,为二期项目快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玻纤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高,竞争白热化。“点石”而成的玻纤,却是上犹县的主导产业,贡献过半的工业产值和税收

图片

依托江西省丰富的石英矿产资源,上犹县已经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玻纤产业链。除此之外,县内还蕴藏着大量高岭土、花岗岩、铅、锌、白银等矿产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岭土储量218.2万吨;花岗岩储量252万立方米,铅、锌、白银矿石储量27.74万吨。主要金属和非金属物质有钨、铅、锌、铜、钼、银、镉、铋、锡、铁、金、稀土、瓷土、莹石、石灰石、水晶石、钾长石、煤等。江西全省的石英资源极为丰富,涵盖了天然水晶、石英岩、石英砂岩、石英砂、粉石英、脉石英及花岗岩石英等7大类工业类型。从已查明的资源储量来看,石英砂岩、石英岩和石英砂是主要组成部分,三者之和占据了总量的90%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的粉石英和脉石英在全国的排名中位居前列,占比均超过25%,位列榜首

近年来,全球玻纤行业低迷,上犹却走出一条逆势扩张曲线。眼下,全县20多家玻纤企业增资扩产、80多家投资技改,新引进的6个投资过亿元玻纤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今年前4个月,上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工业投资增长31%。

图片

上犹县工业园区(无人机照片)

眼下,上犹年产15万吨玻纤拉丝生产基地正在建设,明年投产后将填补当地电子级玻纤纱生产空白;新设计的智能化头盔,不仅更轻便,还能搭载蓝牙耳机;正在研发的热塑技术,让风电叶片等玻纤材料都能回收利用……

玻纤产业发展的新图景,映照着这座山区小县的广阔未来。

文章内容来源于新华社、弘燊石英大会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石英石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