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增长!南安石材规上企业前三季度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1.5%
发布时间:2020-11-19 17:15:46 编辑:石材网
延链强链 石材产业稳步发展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我市最大的支柱产业——石材业情形如何呢?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9月,南安石材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27.6亿元,同比增长11.5%。亮眼的数字,来自南安石材业转型升级的强劲支撑。日前,记者走访了南安部分石材企业,为您揭晓它们逆势飞扬的秘密以及石材业发展的新风向。
华辉石业:打通上下游 争取更多利润空间
在华辉石业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材原料。公司最近承接了卡塔尔世界杯的酒店项目,选用的是来自希腊的爵士白原料。
在2016年以前,华辉石业和其他传统石材产业一样,以批发荒料大板,自营进出口贸易为主。
华辉石业总经理 王炜煊
2016年之后,我们就决定往中端方向去发展,所以我们就面向中端的客户和甲方,比如中海、万科、金茂等一些大型的国企、央企,以及大型地产,我们和他们签订战略合作,更好的服务他们,让我们的配套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去做这种大型的项目。
与大型国企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承接工程,做好服务,是华辉石业转型的第一步,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
华辉石业总经理 王炜煊
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市场,传统的模块也没有去变动。以前我们没有占据下游中端的市场份额,比如我们以前是百分百批发贸易,现在基本能做到批发贸易一半,中端的工程市场一半。
除了打通下游,近年来,华辉石业在全球直接或间接参与了30多个优质石材矿山的资源与矿产开发,控制源头端,掌握供货主动权。
华辉石业总经理 王炜煊
我们想去控制一些好的矿山资源,真正把全产业链打通,整个链条就比较顺。2016年之后我们决定往这方向走,经过市场调研了解,我认为中间环节很难存活下去,只有把这个局面打通,往下游或者上游走,现在我们希望把上游、中间和下游环节整个打通,这样我们在这个行业会更加有优势。
与华辉石业一样,南安多数石材企业已基本完成上、中、下游的产业全面布局,构建了一个石材业的全产业链。据统计,目前南安市拥有石材企业1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0家,2019年累计完成规模产值达631.5亿元,同比增长21.4%。进口、出口石材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55%,石材贸易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世界级石材生产交易中心。
英良石材:追根溯源 文化赋能产业升级
如今,南安大多数规模以上的石材企业都在往打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方向努力,然而,也有不少企业走的是文化和创意的路子。英良石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还创建了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以文化赋能产业升级。
45亿年前的天外陨石、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化石、英良迅猛龙、1亿多年前“网红蛙”、三叶虫遗迹化石、海洋古早鱼类化石……在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数千件文物化石集中展示了从天外陨石、岩矿化石、石器文明、石道建筑到现代石材艺术及应用的完整脉络,以石头的视角重现历史、讲述故事。实验室里,更多的文物正在等待研究人员清修复原。
英良石材集团董事长 刘良:石头承载更多的是生命的演变,包括人类的关系,到后面变成自然科学体系的探讨,越做越觉得责任重大。
刘良告诉记者,英良石材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诠释并传播自然界与宇宙中有关石文化的知识与故事,让消费者对石头有更亲切且深入的认知,对产业发展升级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前面博物馆的铺垫,大家看到石头是没有感觉的。是对消费者的再教育,引导消费者如何使用石材,如何理解石材文化,博物馆是最好的方式。
从创建以来,英良石材重视软硬实力的双重建设及提升,不仅注重文化,还瞄准设计,长期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博物馆内,各种石材文创小物件琳琅满目、吸人眼球。“五号仓库”里,玫瑰石、珊瑚石、水晶石、寒武石等来自土耳其、挪威、丹麦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种石材展品,被加工成各种创意石材工艺和装饰产品。
文化注入石头产业是必由之路,不能成为另类。石材转型,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发现第一是产品的升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的过程。第二是品牌的升级,第三个就是文化的升级,企业和产业到了文化层面才能走得更远,文化来引领产业升级,更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接下去更多的升级是跨界融合的升级,也就是我们讲的泛家居、互联网+这个概念。
英良集团是南安石材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文化赋能”走在前头的企业。据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在南安,主打文化和创意的石材企业总数共有100多家。
鹏翔实业:变废为宝 循环发展
石材产业是南安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材的加工生产,必然会产生石渣石粉等废弃物。如何处理它们,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多年前,南安下大力气,引导企业进行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鹏翔石材公司成立,成为福建省首家人造石生产企业。如今,历经10多年的快速发展,鹏翔已成长为全省最大的人造石生产企业,成为国内石材行业循环经济的标杆企业。今年,他们将目光瞄准再生文创小产品,准备进军家居市场。
在鹏翔实业磨万·美学馆,酒瓶、茶几、笔筒、纸盒等精致的小物件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些平常不过的物件,其主要原料来自石材废料。
鹏翔石材总经理 王达欣
我们搜集矿山的边角料、石粉之后,经过筛选,通过添加树脂、胶水或水泥来进行搅拌,再压制出来,用固化机进行切割,剩下就跟天然石一样,做这种工艺品就是二次加工。
鹏翔实业是一家集再生石生产与销售、工装家装服务、石材市场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实现年产850 万平米的高质量大板,全年可综合利用废碎石粉200万吨。今年开始,他们更是将目光瞄准了文创小产品的市场。
鹏翔石材总经理 王达欣
我们参加不同的展会,去提炼升级我们的概念,从人造石定义为再生石,等于是循环经济、循环利用,今年开始,我们就想做一个升级,进入家装家居行业。
王达欣告诉记者,公司先后与同济大学、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出近百项废旧石材再利用新技术。鹏翔再生石科技产业园拟建设20条再生石、大理石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加工再生石500万平方米以上。
编后语
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为石注入文化活力、唱响“变废为宝”生意经……多年来,南安众多石材人不断创新,为石材注入更多元素,让石材产业转型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来源:南安市广播电视台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曾拍出17亿元的南宁一建筑用石料
下一篇: 第二届中国石材•碳酸钙展览会 在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云石链全球”行动倡议,旨在通过抱团出海,推动国际合作与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