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应用历史
发布时间:2004-09-09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
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建造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凿的敦煌石窟,从富丽堂皇的十三陵到南京中山陵建筑,从故宫、颐和园皇家建筑到人民大会堂、上海外滩建筑,从皇宫庙宇雕刻到民间石艺......中国石文化丰富多彩,石材成了中国人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宗教、建筑、园林、陵园等,独树一帜。
距今万年前的古老的岩画;西汉霍去病墓石群雕;举世闻名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等地的石雕造像;唐、宋的陵墓石雕;中国历化帝王的营苑建筑以及首都天安门前的华表与石狮,这无一不是祖国的瑰宝,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开始将石材应用于装饰艺术了。汉代石材画像的丰富内容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远古神话、天文图像等。各历史年代开凿的石窟,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宗教的认同程度和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同时也给石雕工艺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使他们创造了无数座精美的石雕作品。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应铭刻在有志于石材艺术的中华儿女的心中。
拓宽石材应用,促进行业发展。
作为建筑材料的石材,目前已在室内外装饰艺术、城市雕塑、园林工程、道路交通、化工轻工原料、精密仪器和机械配件、小型工艺品等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在石材原料综合利用方面,也还有很大潜能。
石材行业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它源于我国石材资源的丰富和品种的繁多,据初步探明,全国大理石储量达30-50亿立方米;花岗石储量为100多亿立方米,且分布广泛。经过历年的发展,石材的矿山建设、机械与磨具制造、生产与经营企业等遍布全国各地,从业人员近400万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国人视野,使石材行业的技术装备和加工工艺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在改革的年代,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广阔的市场中,如何促进行业的发展,是我们石材工作者共同的课题。
石材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早的建筑材料。石材以其天然之美,装饰着人们的室内外环境,在古今中外建筑史上谱写了石材的雄伟篇章与绚丽佳作,形成了独特的石文化,成为世界绚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许多石材建筑佳作,记载着中华民族石文化的光辉历史。石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设计,优化石材生产结构,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收藏价值。
中国花岗石、大理石资源丰富,矿床星罗棋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为石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十分有利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性能优良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由于石材以其特有的天然装饰效果,在建筑文化中,占在越来越多的重要地位,因此会对石材制品提出更多的需求,促使石材工业向着更加广泛的市场发展。
古建筑中,石材的应用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历史上看,石材的应用是和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距今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在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小型石雕饰品、摩崖石刻及打击乐器石磬等。人工建造的辽宁海域石栅,可谓中国巨石建筑的典范之一。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新兴的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展、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石材在各方面的应用。从战国到西汉已有石基、石阶等,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使用了大量的石材,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石兽、东汉的石祠、石阙和全石结构的石墓和墓中的画像石等,这些建筑物上大多雕刻有人物故事和各种图案花纹。
唐代的建筑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期的高峰,从当时遗存下来的陵墓,殿堂、城市宫苑遗址看,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唐代的大唐六典、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部工程等规则,都对建筑技术与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自宋、元、明到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各民族的建筑也有了发展,特别是皇家和私人园林的兴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的建筑遗产。
在宗教建筑与雕刻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建寺立庙,凿窟造像活动遍及各地。据王子云著《中国雕刻艺术史》载:“中国的石窟造像,很可能是由东晋十六国时期创造的。”自魏晋南北朝始至明、清,中国社会的各不同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思想意识、现实需要等原因,宗教信仰得以在中国流传,作为宗教流传的各种具体形象如寺庙、佛像、佛塔、石窟等,也就大量出现在各地,它们为中国古代石雕工艺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使之创造出许许多多世界闻名的艺术珍品。
综上所述,石材及其制品在各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
各种造岩矿物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的岩石,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具有显著不同的结构、构造和性质。
一、火成岩
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它是因地壳变动,熔融的岩浆由地壳内部上升后冷却而成。火成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占地壳总质量的89%。火成岩根据岩浆冷却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深成岩、喷出岩和火山岩三种。
1.深成岩
深成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在很大的覆盖压力下缓慢冷却而成的岩石,其特性是:构造致密,容重大,抗压强度高,吸水率小,抗冻性好、耐磨性和耐久性好。例如,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闪长岩、檄揽岩等。
2.喷出岩
喷出岩是熔融的岩浆喷出地表后,在压力降低、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如建筑上使用的玄武岩、安山岩等。当喷出岩形成较厚的岩层时,其结构致密特性近似深成岩,若形成的岩层较薄时,则形成的岩石常里多孔结构,近于火山岩。
3.火山岩
火山岩又称火山碎屑岩。火山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被喷到空中,经急速冷却后落下而形成的碎屑岩石,如火山灰、浮石等。火山岩都是经质多孔结构的材料,其中火山灰被大量用作水泥的混合材,而乳石可用作轻质骨料,以配制轻骨料混凝土用作墙体材料。
二、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沉积岩是由原来的母岩风化后,经过风吹搬迁、流水冲移而沉积和再造岩等作用,在离地表不太深处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为层状构造,其各层的成分、结构、颜色、层厚等均不相同,与火成岩相比,其特性是:结构致密性较差,容重较小,孔隙率及吸水率均较大,强度较低,耐久性也较差。
1.机械沉积岩
风化后的岩石碎屑在流水、风、冰川等作用下,经搬迁、沉积、固结(多为自然胶结物固结)而成。如常用的砂岩、砾岩、火山凝灰岩、粘土岩等。此外,还有砂、卵石等(未经固结)。
2.化学沉积岩
由岩石风化后溶于水而形成的溶液、胶体经搬迁沉淀而成。如常用的石膏、菱镁矿、某些石灰岩等。
3.生物沉积岩
由海水或淡水中的生物残骸沉积而成。常用约有石灰岩、白挛、硅藻土等。
沉积岩虽仅占地壳总质量的5%,但在地球上分布极广,约占地壳表面积的75%,加之藏于地表不太深处,故易于开采。沉积岩用途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灰岩。石灰岩是烧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更是配制普通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石灰岩也是修筑堤坝和铺筑道路的原材料。
三、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原生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经过地壳内部高温、高压等变化作用后而形成的岩石,其中沉积岩变质后,性能变好,结构变得致密,坚实耐久,如石灰岩(沉积岩)变质为大理石;而火成岩经变质后,性质反而变差,如花岗岩(深成岩)变质成的片麻岩,易产生分层剥落,使耐久性变差。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环氧胶粘剂维系石材幕墙安全
下一篇: 大理石、石灰石和白云石的区别及其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5月8日,湖北省经信厅公示了第七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第三批、第四批专精特新中小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