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广东省国土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的矿山长啥样?

发布时间:2019-11-25 09:37:19   编辑:石材网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结果的公示》文件,评选出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和“十大范例提名”项目共20个。韶关市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入选”十大范例“以下为公示全文。

关于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结果的公示

按照《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工作方案》,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指导,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省土地学会、广东海洋协会、省湿地保护协会、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省矿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以下简称“十大范例”)评选活动规定评选程序全部完成。经初审筛选、实地考察、网上投票和集中评选等程序,初步产生“十大范例”及“十大范例提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将“十大范例”及提名划分为山、水、林、田、湖、草(海)等类型,同一类型则按照行政区域排序,排序不分先后。现将名单予以公示:

一、“十大范例”名单(共10名)

韶关市凡口铅锌矿矿山综合生态修复

韶关市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湛江市三岭山生态修复

佛山市河心岛生态修复

江门市沙坪河整治修复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垛基果林湿地生态修复

深圳市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

珠海市淇澳红树林湿地保护生态修复

东莞市华阳湖湿地生态修复

汕头市南澳岛蓝色海湾整治修复

二、“十大范例提名”名单(共10名)

 梅州雁南飞茶田荒山生态修复

江门市泰盛石场矿山生态修复

茂名市油页岩矿山生态修复

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燕罗湿地(燕川湿地)整治修复

揭阳市普宁市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修复

肇庆市七星岩里湖地表水生态修复

江门市“侨都锦田”土地整治修复

珠海市香炉湾沙滩整治修复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西涌片区灾后整治修复

珠海市香山古驿道(长南迳古道精华段)整治修复


公示日期为2019年11月18日至11月22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异议的,可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反映。单位反映情况的需加盖公章,个人反映情况的要签署真实姓名,并留下联系电话、地址及邮编。联系人:李先生,电话:020-38804762,传真:020-38802904。


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省土地学会、

广东海洋协会、省湿地保护协会、

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省矿业协会

2019年11月18日

韶关市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项目概况: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政策影响,大宝山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民采民选活动,造成项目区域原始地形地貌破坏严重,地表形变范围大,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突出。

2012年广东省开展“三打两建”工作,大宝山矿区周边非法民采得以控制,但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位于大宝山矿露天采矿场东南侧,是遭受民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也是下游横石水受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总面积约130公顷。

修复前的大宝山新山片区石门坳地块

大宝山矿面对这一问题不推诿、不回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针对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同时该项目列入韶关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3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已投入2570万元,已生态恢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地25万平方米。

修复后的大宝山新山片“V”型冲沟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土壤含有的金属硫化物氧化产酸,在土壤酸化过程中导致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几乎寸草不生,水土流失极其严重。

针对以上难题,大宝山矿与中山大学、广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采用国际领先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生态恢复技术,提出用生态学的思想解决新山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该技术不改变矿业废弃地的地形与土壤结构,无需客土,柔性改良土壤结构,通过调控微生物群与控制产酸的微生物类群,重建一个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态系统,用以稳定重金属,降低重金属迁移,实现源头控制重金属污染。

修复后的新山全景

经过10个月左右的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区域内建立了免维护、不退化的植被多样性生态系统,区域植被的整体覆盖度高达95%;地表水、土壤的pH值由恢复前的2.6上升到7.08,酸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显著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得到控制,大幅地减少重金属与酸性废水造成的污染问题,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边坡稳定性显著增强,成功经受住了今年长达半年强降雨恶劣天气的考验。

项目完成以后,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积极推进了大宝山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该项目先后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管理司、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考评组的考察和好评,并受到中国自然资源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国环境报等具影响力媒体的多次正面宣传,取得了典型示范、宣传普及的良好社会效应,被誉为:大宝山的“火星”复绿魔法。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