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地方政府必须带头讲诚信

发布时间:2019-12-29 19:00:32   编辑:石材网

——读人民日报《地方政府“耍赖”,也该进失信“黑名单”》一文有感。

2019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社刊发《地方政府“耍赖”,也该进失信“黑名单”》文章,作为党的喉舌,如此评击某些地方政府的诚信问题,且开出“进黑名单”给“耍赖”的地方政府这样严厉的处罚措施建议,可见,其对发展民营经济、打造诚信政府之督促心,是多么的迫切。

虽然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政府诚实守信,尊重与民营企业签订的合同,不能“新官不理旧事”,但依旧有个别地方当作“耳旁风”,导致当地营商环境差,民营企业不敢来投资,担心被“关门打狗”。这些地方政府“耍赖”的行为,究竟谁来管,又该怎么管?在面对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的活力势在必行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当今社会的诚信严重缺失,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地方政府带头不诚信所造成。而地方政府的不诚信,又往往是某些地方手握决策大权的官员带的头。至于“新官不理旧事”,则是新官继续耍流氓不讲诚信的最好托词。

该文还举例,说重庆的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吐槽”:几年前公司以6000万元的价格,在西南某省拍得一处矿产,由于跟当地国土部门在付款方式上存在分歧,双方便签订了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的协议,约定异议消除后再另行签订协议。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当地国土部门一纸“行政命令”,要求该公司在限定时间内一次性支付价款,否则便对矿产另行拍卖。任企业如何讲“行政命令不能大于法律”的道理,对方就是不听。现在,该企业面临采矿权流失的风险。

我觉得这家企业怕还算是幸运的,没有被政府的不诚信整死。

记得今年11月份,网上曝出甘肃迭部县政府相关部门不诚信,一地三租,还互相推诿,让一个招商引资进入的何姓老板一千多万投入打了水漂,求助无门,欲哭无泪。

我的一个开发商朋友,十多年前在某县份上投资旧城改造,才开发了一部分,由于政策原因,但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的当时的主要决策者不诚信,以及后来的“新官不理旧事”,为此,他早就负债累累,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但即使这样,到现在,他还在东借西借钱与当地政府扯皮不止,指望把项目进行下去而不得。十几年扯皮下来,我这个朋友都快成律师了,而且据说,当地政府某些部门工作人员见了他就想躲。

至于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因不诚信,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常常人为制造冤假错案,让民营企业家牢底坐穿。这样的案例,也时有见诸媒体,让人唏嘘。

正如人民日报该文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行政资源,就足以令民营企业心惊胆战,更别说采用“组合拳”了。多数情况下,民营企业只能“哑巴吃黄连”,把苦往肚子里咽。如果政府“耍赖”威胁民营企业生存,企业无路可退时,才不得不跟政府“较真”。

但即使较真对于耍赖的某些地方政府又能怎么样呢?“你想走法律程序,当地法院往往不受理;你想写举报信,信转来转去,最后转给了当地。”倒霉的还是民营企业家。

所以,我对前不久中央出台的意见:“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要求各级政府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民营企业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对民营企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而受到的损失,要依法予以补偿”,及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官必须理旧事”,举双手赞成!

对人民日报的曝光、进黑名单等处罚某些不讲诚信的地方政府的建议,叫好!

只有这样,想耍赖的地方政府才会打消念头、收起性子,老老实实遵守契约精神,带头讲诚信,扎扎实实改善营商环境,踏踏实实服务经济发展。

作者:刘庆华   网络媒体时事政治评论家

2019年12月27日晚


来源:网络媒体时事政治评论家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