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6-11-11 14:07:54   编辑:石材网

在充分征求各省、市石材协会(商会)及部分大中型企业意见,并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审议后,由中国石材协会组织编写的《石材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社会发布。现全文刊登,希望行业各界认真学习,落实纲要精神,提升行业水平,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带动及“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建材跨世纪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石材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我国的各项重点工程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的石材产品与服务,在现代石材业的发展道路上初步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据统计,2010年全国三千多家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石材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70亿元,实现利润达15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倍和4.4倍;大理石板材产量达5477万m2,花岗石板材产量达30826万m2,分别比2005年增长205%和130%;2010年我国石材出口2155万t,创汇41.4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6%和86%;2010年我国进口石材1231万t,用汇22.6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70%和175%。中国已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石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

行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根据国务院关于矿山开采整顿与规范工作的要求,依据《装饰石材露天矿山开采技术规范》,石材矿山开采整顿与规范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开,许多地区已逐步关停不符合规定的小矿山,以矿权整合为手段的矿山开采整合正在有序进行。在扶优扶强和淘汰落后等政策扶持下,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石材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一大批落后小企业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的石材企业约5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约20家。部分石材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石材资源,一批优势企业还承接国外工程中的石材订单。矿山开采工艺技术由传统的钻孔爆破为主向机械锯切转变,禁止和淘汰了硐室爆破等放大炮的开采方法,石材加工环节的锯、磨、切、抛全过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引导下,在传统的花岗石、大理石板材基础上,薄板、超薄板、复合板比例不断上升,石雕石刻、异型石材加工、石材拼花、石材马赛克等装饰艺术性石制品不断翻新,结合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而开发的岗石、石英石人造石材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与石材加工、应用配套的辅助产品也形成系列化、专业化开发,石材胶粘剂产品、石材清洗与养护产品、磨具磨料产品也得到较快发展。

行业技术进步迈出坚实步伐。石材专业设备开发与制造取得重大突破,锯石机、全自动抛光机、矿山圆盘锯、荒料装载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得到开发和应用,石材机械制造不但能够满足国内石材加工业的需求,部分产品还出口到国际市场。石材金刚石串珠绳锯、圆盘锯石机、链臂锯等机械切割开采的先进工艺在矿山开采中得到应用与推广。石材产品加工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与工艺得到大量应用,在大型石材企业中普遍采用红外定位切机、数控设备、加工中心、全自动抛光线、自动补胶生产线等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部分企业引入CAD辅助设计,实现了复杂产品的仿形加工和石材艺术装饰品的完美创作。一些企业建立了石材艺术创意设计中心,将设计艺术引入石材的生产加工,提升了创新能力,由此引发石材消费升级而带来的产品品质的飞越。

产业集群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支点和载体。石材产业集群式发展是石材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产业集群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布局得到一定的优化,福建水头、广东云浮等成为国际石材重要集散中心。据统计,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材产业集群超过30个,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广东、湖北、河南、吉林、河北、广西、云南、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我国石材产业集群的石材产量已占到全国石材产量的80%左右。石材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带动物流运输、机械维修、施工安装、专业护理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提供了数百万人的就业机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区在石材发展中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通过治理整顿、企业整合、关闭小矿山和小加工厂,对资源破坏与浪费、生态环境破坏起到较大的扼制作用。大、中型石材加工企业基本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处理后的达标排放。石材加工产生的边角料、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以边角料加工制造的人造石、石材马赛克产品成功投放市场,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以石材锯切及抛光产生的废渣和石粉为原料,开发的建筑砌块、砖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云浮等地采用废料定点排放、专业队伍清理,对解决当地石材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在看到我国石材行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际石材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我国石材业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多数企业管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行业总体效益不高,产品质量、档次还有差距,在一些国际高端建筑工程中市场占有率不高。部分地区在引导产业发展上存在一定盲目性,缺少科学的总体规划,重视眼前,忽视中长期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造成行业形象不佳。石材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水平不够,制约了产品市场开拓。概括而言,我国石材业对资源的控制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与环境的亲和力较差,市场营销能力较低,全行业大而不强,缺少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经济、社会全面建设任务艰巨,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消费、投资、对外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进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业发展,市政公共设施及居住条件改善,住房需求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为石材产品需求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健康平稳推进建筑房地产业及建筑装饰装修业的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消费层次不断提升,装饰装修业快速发展,对具有豪华、高雅、回归自然等属性的建筑装饰石材产品来说,市场前景广阔。

——城市化及区域经济发展将促进行业布局调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尤其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任务更重。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山东等地的石材资源开发较早,又有市场、资金、交通、人才优势,石材产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其资源保证程度、建设用地、环境容量、运输成本等方面都发生新的变化,面临一些新的压力。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多项区域振兴规划或战略的实施,全国将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我国中西部地区不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而且具有石材业发展所需要的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石材业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低碳化发展等政策实施带来新机遇。低碳化发展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是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材产品中,由于石材生产没有窑炉煅烧的热工过程,相对其他建材产品来说,石材的生产能耗最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0.3t标煤,不足建材产品综合能耗的十分之一。以石材产品代替相对高能耗、高碳排放的其他建材产品,用于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市政交通建设等,对我国建筑材料的结构调整、节能减碳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各项低碳政策的实施,能源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的比重增加,低能耗特点将使石材在装饰产品市场更具竞争力,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资源、环境约束对行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源、环境、能源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石材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过去由于增长方式粗放,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源破坏与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力度会更大,也将更加明确,对矿产资源开发整顿将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性产品开采控制、税率提高、环保监督等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清洁生产的监管将不断强化,这无疑对石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贸易可能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石材的国际化程度较高,进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石材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缓慢恢复增长期,经济下滑导致建筑业、房地产业萎缩,对石材的需求将有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建筑市场将由平缓回复发展至上升期,特别是在东欧、印度、巴西、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需求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需求的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具有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但是,我国石材出口的传统市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石材需求受危机影响增长乏力,甚至下滑。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对我国石材产品出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人民币升值又会对我们更好更多地利用国外石材资源产生正面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从以数量型增长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效益型增长为中心,从世界石材大国向石材强国迈进。抓住产业升级与优化布局两个着力点,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清洁生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质量效益型的现代石材业。基本要求是:

把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资源是石材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要进一步加强石材资源的地质勘查,大力推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提高石材矿山开采技术水平,禁止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破坏性开采,支持企业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国外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把调整结构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石材产品文化艺术内涵,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石材加工制成品与新产品比例;要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开展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进行业全面升级。

把创新发展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行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先进适用的石材开采、加工、应用护理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技术创新;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大石材产品设计和应用设计的力度,发展石材创意设计产业,推进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

把清洁生产作为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加快石材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现有产区和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和规范治理,新产区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列入规划与设计,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把强化管理作为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加强行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规范,促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水平,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把优化布局作为由大变强的重要着力点。要进一步提升东南沿海地区石材产业的发展水平,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石材集散中心;支持企业在环渤海区域建设高水平的大型石材集散中心;要在中西部的长江中上游地区谋划新的石材集散中心,以适应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目标

1、规模目标

到2015年达到以下目标:

——全行业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销售收入3500?4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主要产品产量:

花岗石板材:6.5?7.0亿m2;

大理石板材:8500?9500万m2;

——进出口量:

出口量3500?4000万t,出口额75?80亿美元;

进口量2000?2500万t,进口额40?45亿美元。

2、结构调整目标

——石材加工制成品增加值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65%以上(加工制品主要指工程板、石制品、石雕石刻品等;初加工指荒料、毛板、大板、条板,应用时需二次加工的);

——内销占全部石材产量的90%;

——全行业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的销售收入比重达70%。培育一两个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5?10亿元企业30家,2?5亿元企业100家。力争5?8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优化布局,在北方沿海及长江中西段培育2?3个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以上的高水平石材加工集散地。

3、技术进步目标

——大型重点企业(集团)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发设计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以上;

——福建、山东、广东建立起省级以上石材开发应用中心、设计研发中心、机械装备研发中心以及应用护理材料开发中心;

——办好为全国石材业服务的云浮石材技术研究院,创建面向全国招生的福建石材工程学院;

——建立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3-5个以产学研为基础的技术联盟;

——全面开展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培养专业化的技术工人与专业人才,争取在石材行业重要工种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目标

——矿山开采荒料率达到40%以上;

——石材矿山开采达标率达到50%以上;

——石材加工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

——石材加工产生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定点排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推广清洁生产和环保认证,20%的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大型石材产区内50%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

——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资源的保护性开采

——加强石材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针对目前我国石材资源开发现状,必须对资源开发加强管理与控制,做到摸清资源、有效控制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重点支持新疆、内蒙古、湖北、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石材资源的勘查,对资源分布、花色品种、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开采条件、目前开采现状进行摸底,提出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的任务与目标。利用相关政策,争取国家及地方有关资金,安排重点矿区的公益性勘查项目。

——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整合资源是加管资源开发管理和规范开采的当务之急,重点是优化资源配置,并向优势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主要石材产区做好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资源开发的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推动全国各地石材产区制定资源整合具体方案,结合国家矿山开发整顿工作,对已取得矿权并开采的企业,推进以矿权、资产为纽带的转让、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矿权设置。

——规范矿山开采。以贯彻落实《饰面石材矿山开采技术规范》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矿山开采达标活动,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土地复垦方案等真正纳入到矿山管理之中。大力推进现有矿山开采改造提升,改进开采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实现规模化开采,提高资源开采荒料率。以矿山开采准入、环境保护、矿山安全等政策为依据,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工艺技术落后的小矿山、采矿点。

——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采国外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对国外名贵石材品种的需求旺盛,石材荒料、板材等进口贸易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国外配置资源成为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参与国外石材的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从战略上控制资源。同时,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及协会等社会组织协调,探索成立石材采购联盟,与国外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

(二)、加快结构调整

——调整组织结构。我国石材行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比较突出,也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抓大限小和大中小专业协作为方向,支持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培育跨国跨地区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大型企业以资产、矿权、产业链为依托,开展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向精、专、特方向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为大企业专业化配套能力。支持石材产业集群地建设石材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发挥大型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淘汰技术、管理落后的小企业,形成专业协作、相互依存、合作发展的良好氛围,最大程度减少恶性竞争。

——调整技术结构。积极推广和采用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加快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同时加大行业落后工艺技术与装备淘汰力度,提高全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石材矿山开采推广采用圆盘锯、金刚石串珠锯、链臂锯等机械化开采新工艺。石材加工重点发展精细化加工、石制品加工以及节能、节材型新技术,推广大型现代成套技术工艺与装备,包括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智能化控制等,以及超薄板生产、复合板生产、废料综合利用、应用护理等新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石材产品从原材料型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成品转变,为建筑装饰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石材成套产品以及建筑装饰部品。全面提升石材文化艺术内涵,大力发展石文化制品以及异型石材加工制品。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与档次,使石材产品不同于其它装饰材料的特色更完美地体现出来。大力推进石材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进程,积极开拓民用装饰市场。实施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各产业集群,根据自身特点,在主导产品上各具特色。

(三)、优化产业布局

石材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以及物流运输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考虑市场需求以及运输条件,布局调整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东南沿海石材产区的服务功能和发展水平,打造国际石材贸易集散地;在沿长江中上游地区、环渤海北方沿海地区规划建设全国大型石材贸易集散地;在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优势建设区域性石材加工集散地。

——东南沿海布局。福建厦门、水头、广东云浮、山东莱州石材产区,进一步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交通等方面优势,重点培育“两头在外”的国际化大企业,建立石材科研开发、教育培训机构,高起点、高标准,提升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国际化石材加工贸易基地作用。

——北方沿海地区布局。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大连等地,具有京津冀经济圈、东北振兴、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背景,市场容量较大,同时拥有大型深水港口优势,着力建设面向全国的大型石材集散地。

——中西部地区布局。长江中游地区地处我国中部,人口众多,大中城市密集,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巨大变化,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大。以武汉为代表的沿江城市具有优越的港口优势,近年新规划建设的阳罗港具有较好的水运条件,可建设成为辐射中部地区的大型石材加工集散基地。长江上游成渝地区,享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优惠,又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可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大型石材加工集散地。

(四)、推进创新发展

——加强石材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工艺技术及产品研发。石材设备开发重点在于大型化、智能化、高效率、低能耗,力争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取得突破。支持石材加工过程中废水、废渣、粉尘、噪声等处理技术开发,推广成熟、高效、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石材废料二次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发展石材产品创意设计产业。石材产品创新更多的是体现在石材应用的创意设计方面,创意设计不但能使石材价值成倍甚至几十倍提高,还能使产品具有超出一般产品的独特性,满足市场对装饰石材产品的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大型企业要建立企业自己的创意设计或研发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石材消费中心城市建立石材精品展示中心和工作室,充分利用石材的天然属性及独特感观与视觉效果,通过美术、艺术升华,以及先进加工工艺技术,开发出具有精湛艺术效果的装饰产品、工艺品,以真正创新型产品引领石材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重视石材产业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石材标准化体系,以产品标准的细化,推动石材业从材料制造业向制品业的转变,使石材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以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为重点,加快石材矿山勘查、人造石产品、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标准建设;以石材安装工程安全与资源节约为中心,加大石材应用标准的建设;从基础标准入手,建立石材专用机械和工具的标准体系;建立与欧、美等石材标准化组织的联系,推进我国石材标准与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

——提升产品营销模式。发挥国内市场的主体作用,拓展石材应用领域,引导企业将市场营销策划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之中,创新产品营销模式与策略,推动企业从重加工型向销售引领型发展。鼓励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引进专业化机构研究市场结构,尤其是细分市场需求,制定营销方案与市场战略,开发差异化产品,延伸销售服务,建立广泛市场网络与渠道。企业要增强引导市场消费意识,挖掘石材产品特有属性和历史文化内涵,扩大石材产品应用领域。重点在东部地区的上海,华北地区的天津、北京,中部地区的湖北武汉,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贵阳,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建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大型专业化石材市场。

(五)、实现清洁生产

——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减量化原则为指导,推动企业环境治理的技术改造升级,从源头上控制“三废”排放。推动石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包括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人造石材、石材马赛克、拼花,以及砖、砌块等其他建材产品,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企业内部、产业区集中废水站二级处理系统,实现生产用水全部循环使用。争取有1-2个产业集群能被列为国家或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支持对石材废料再利用的技术开发。推动科研单位与石材加工企业合作,大力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开发适用的产品,为废料的处理找到有效途径。对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先进成熟技术,加大推广力度,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尽快制定并颁布执行石材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组织开展清洁生产标准的宣传贯彻活动,各产业集群地政府有关部门要以清洁生产标准为依据,加强对石材企业清洁生产的指导和管理,督促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和宣传工作

以本规划纲要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行业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各主要石材产业集群地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规划纲要,制定并发布本地区石材产业发展规划,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完善和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手段,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强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批准发布的《装饰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中国石材协会以此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矿山开采达标活动,促进石材矿山开采向规范化开采迈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逐步将矿山开采达标评价作为发放开采许可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各资源地政府部门要以矿权设置、矿权转让为纽带,大力推动商业化地质勘查工作,制定科学准入条件,选择性招商,将石材资源开发的准入条件作为本地石材产业发展重要内容,引进大企业投资规模化的石材矿山开采。对取得矿权而没有按要求开采的企业,限期整改,仍不达标,依据政策、法规以及准入条件坚决取消其矿权资格。严格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灾害评价、环保评价、安全评价的管理,坚决禁止乱采乱挖行为。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石材产品是满足人类物质文化日益增长与升级需求的天然、高档装饰装修材料,是建材行业最具节能、低碳特点的重要产品之一。石材产品既不是高耗能产品也不是高污染产品,要研究制定鼓励此类节能、低碳产品的相关配套鼓励政策,支持石材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以石材加工废渣为原料开发其他产品的项目建设,鼓励各石材产区申报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继续支持石材产品的对外加工贸易,鼓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对石材荒料的进口继续实施零关税。鼓励优势企业组成采购联盟,增强我国石材业对国外优质资源的议价能力与控制力。

(四)、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灵魂。石材行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很大。推动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制,支持石材专业科研、学校、培训机构建设,提高行业自身创新能力。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水平,推进战略性、导向性、关键性技术的创新;建立合作创新机制,以政府间协作和企业间合作为途径,建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石材资源丰富地区之间的协作联盟,深入研究产业对接有关政策和机制,使合作各方在土地、资源、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上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市场共同开拓的产业合作关系;加强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发挥市场、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行业标准化进程,加强与建筑设计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创意设计引导消费、开拓市场、培育品牌,开展石材现代商业模式及国内外新型商业模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努力创新营销模式;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切入点,进行石材企业管理制度重新设计,促进企业发展与资本运作的结合,推进以产权为纽带的股份制改造,提高战略管理意识,由经验型的企业管理走上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新模式。

(五)、做好基础信息服务和行业宣传工作

组织开展对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资源整合的途径研究、企业兼并重组研究、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研究、石材技术创新方向研究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为政府宏观管理以及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不断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细化产品标准,健全和强化生产过程的环保、安全等标准和规范;建立行业运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推动企业构筑信息化平台,加强行业发展和运行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我国石材出口主要目的国的生产和市场变化,研究相应对策,防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对我国石材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加大对石材产品绿色、环保、低碳特点的宣传,深入开展石文化艺术内涵的研究和推广,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石材业的发展理念,引领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