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材业全球化拓展经验
发布时间:2020-03-30 21:38:00 编辑:石材网
1.买进荒料卖出精品
从行业的自身特点分析,石材生产因无绝对的技术优势可言,企业盈利的关键点是对荒料资源的掌握和控制,故现在有实力的企业往往是在国内市场上收购荒料,通过这一招来实现资源掌握,保证企业盈利,保持竞争力。
石材在泉州建材界举足轻重,石材业的发展路子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对本土矿石的开发,转化为新的市场拓展模式,如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印度、西班牙、埃及、南非、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和地区进口荒料名石,经过深加工成精品后再销往海内外市场。
2.海外“占山头”采矿
与国外厂商签订供货协议,从而确保自己的生产资源,这是大部分石材企业海外扩张的最初形式。到现在,很大一部分企业又进入到合资开矿的战略开发阶段。通常的做法是,取得当地矿山开发资格,尽可能多地控制资源。
以明超石业为例,该公司在菲律宾与当地华人合作开采矿山,其原材料不仅可以供应给该公司加工,还可向同行批发;南安忠诚石业已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成功落脚,开采非洲大陆丰富的矿产资源。
3.到境外加工贸易
目前泉州石材企业的原料大多是从国外进口,在泉州加工生产之后再卖到国外,绕了这一圈,不但手续繁多,成本也提高不少。为此,一些企业选择走出国门直接面对国际市场,进行加工贸易,即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结合南安石材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国外各地就地取材加工、生产、销售。此举不但可以规避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还可能享受当地的出口税收优惠。
福建省汇文石材有限公司与摩洛哥有关方面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汇文石材有限公司将在摩洛哥建立石材采掘、加工企业,首期投资额为3000万美元。签约5年后,汇文石材有限公司总投资额将达到5000万美元。此外,日升石业有限公司、恒隆石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投资设立公司。
事实上,在坦桑尼亚、肯尼亚、韩国、越南、印尼等14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泉州石材企业的影子。它们以合资或独资企业的形式出现。目前,仅在非洲,至少就有5家泉州企业投资设立了8个石材加工厂,总投资额接近1亿元。
4.群体投资起步
南安程辉石业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应韩国木浦市建筑石材物流中心的邀请,以集体的方式投资开拓韩国市场,韩国方面为其提供人员签证、注册、租赁场地等服务。
这5家企业采取“前店后厂”的方式,在当地租用20家店铺,开始从寻找贸易途径变为选择投资方式切入当地市场,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有效提高了出口产品的市场价格。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施甸县矿产资源概况
下一篇: 电气化助力莱州石材产业发展纪实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东石材行业需求旺盛,海湾国家进口依赖高,大理石与花岗岩为主,高端产品市场潜力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