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石博会”:强势推出环保牌
发布时间:2007-11-07 00:00:00 编辑:石材网
第八届中国(南安)水头石材博览会将于明天正式开幕。与往届相比,本届“石博会”将首次设立56个标准展位节能减排专区,将有10家参展企业展示通过加大技改力度,变废为宝,利用边角废料、石粉、石渣制成的人造大理石、马赛克、石粉砖等产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将是南安石材产业未来发展中,最响亮的一句口号。
一项技术
石粉变成砖
在南安,以水头为中心的石材生产企业多达1500多家,石材企业每天的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废石料和石粉。这些残渣、废料怎么处理,一直是政府、企业头痛的问题。尤其是石粉,据测算,南安石材企业每年都会产生100多万吨的石粉无处消化。石粉泛滥成灾,污染了空气、水源,经南安市环保部门检测,石粉的乱排放,已成为当地河流水质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将于明天“石博会”走上环保展示台的国能公司,作为南安市今年重点引进的企业,不但解决石粉去处问题,而且还变废为宝,生产出“节能、环保”的加气砌砖和蒸压砖。据了解,国能公司所采用的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已较为成熟,但目前该生产技术利用石粉生产加气砌砖和蒸压砖,则存在硬度不够等问题。国能公司则是通过在石粉中加入了一定的活性材料,很好地解决了强度问题。
“利用石粉生产出来的砖,还可以替代传统的黏土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国能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投产后,每年可以消化石粉40万吨,年产石粉墙材将达5亿块,既能解决南安石粉的污染问题,又解决了传统黏土砖对资源消耗的问题。而且,利用石粉生产出来的新型建筑材料,还具备节能、节土、无污染、轻质、高强度等特点。
据了解,对国能公司引进的新型材料技术,南安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国能投产初期,还将给予每消化一万吨石粉,补贴一万元的优惠政策。
一个集控区
生态环保畅想
明天“石博会”开幕式期间,总投资达数亿元、位于南安石井镇苏内的中泰生态环保型石材集控区,也将同期奠基开工。这个按照石材产业的加工流程和配套需求,通过区内分工、资源整合、统一集控等构想建设的集控区,目前已经被列入南安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重点项目,拟列入泉州市2008年重点产业项目。
据了解,中泰生态环保型石材集控区总规划用地101公顷,其中工业区86公顷,办公研发居住区近13公顷,绿地近2公顷。集控区将由规划道路,自然划分为工业集控区和居住办公区两个片区,工业集控区将充分利用周边自然山体的隔离作用,有效阻止石材粉尘对外扩散。
集控区项目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比如,将采取水固液分离技术和中水处理净化技术,实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实现整个处理过程的透明化;配套建设石材加工工艺研发机构,对固体废弃物和石渣、石粉集中收集回收利用,基本控制和消除粉尘对周边的扩散;同时配套下游产品开发生产车间,推行循环经济。
毋庸置疑的是,中泰集控区将是未来南安石材产业,脱掉资源浪费、污染等“旧帽子”,向生态环保型产业方向发展的又一片试验田。
一个产业
石材业的循环经济梦
石粉变成砖、碎石工艺品、人造大理石……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在南安慢慢变成现实。点石成金,变石为宝,南安的石材企业唱响了石头歌,又在做足石材文章,谋求节能、环保的新型循环经济上,不断下工夫。
去年10月,鹏翔岗石投资1.2亿元打造的国内规模最大、福建省第一家人造岗石生产线,正式投产。这种利用意大利最先进的真空振动加压成形技术,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全部来自于矿山和石材厂的废石料,不仅让废石料再生利用,并且具备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能形成弧形、曲面等特点,便于施工,同时又可控制花纹图案等优点。而在鹏翔之后,南安水头又有多家企业陆续投资人造石材生产线,令南安一夜之间,又成为国内人造石材最大的生产基地。
而像利用碎石料进行深加工,生产马赛克的企业,如今在南安水头、石井等地更是早已遍地开花。
事实上,早在2005年底,南安市就出台政策,由市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建立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发展专项基金,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为鼓励行业投资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南安市还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些措施促进了废石料、石粉综合利用逐步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石材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新疆伊犁石渐受篆刻爱好者青睐
下一篇: 全国石材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今日召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云石链全球”行动倡议,旨在通过抱团出海,推动国际合作与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