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乡”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04-11-03 00:00:00 编辑:石材网
“建筑之乡”是具有中国建筑业特色的词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在山东桓台县用如缘之笔写下了“建筑之乡”四个金光灿灿大字。
近20年的风雨一逝而过,如今,“建筑之乡”已在全国5个省份42个县(市、区)生根开花,并成为当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和载体之一。
从当年仅解决富余劳动力出路的初级阶段发轫,发展到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直面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的残酷竞争,“建筑之乡”今后如何发展?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0月下旬,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和江苏省“建筑之乡”研究会召开大型研讨会,就“建筑之乡”的发展命运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和对话。江苏省“建筑之乡”经过14年发展,如今已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街头。江苏自1990年由省政府命名首批6家“建筑之乡”,至今已发展为17个“建筑之乡”。在他们中间,有的已领先一步,如南通地区“建筑之乡”已经围绕做强开始了新的征程;有的已找准发展方向,如泰兴市、江都市围绕做大在摩拳擦掌。自然,极个别的还徘徊在陈旧的观念中,在等政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曾经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江苏“建筑之乡”已经作出抉择,按照建设部提出的世界建筑强国和省政府制订的建筑强省标准,再接再厉,奋发有为,力争在数年内把当年的荣誉称号“建筑之乡”打造成经济实力型的“建筑强市”。
(徐列)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中联迈向“中国—东盟”博览会
下一篇: 重庆首次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进行公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协会赴上海、宜兴、嘉兴调研,摸底市场流通现状,了解行业实际需求,推动服务优化与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