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石材:山崩地裂后采石业的危与机
发布时间:2013-05-06 00:00:00 编辑:石材网
震后宝兴
“靠山吃山”历史亟须改变 县长邀请粤企帮扶升级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云,禽兽居之,宝藏兴焉”。《礼记·中庸》
由于矿藏丰富,地处西南的这座县城被命名为“宝兴”。在“4·20地震”发生前,宝兴县已是全国知名的“石雕之乡”与汉白玉产地。石材开采和加工业是当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震后,宝兴的石材业不仅要重建家园,更面临亟须改变开采工艺的升级时刻。
对于相对发达的广东云浮石材加工业,宝兴县长发出邀请,欢迎广东企业家到当地帮扶。
文/ 本报记者 何涛、李钢 实习生何丽丽
图/ 本报记者 黄澄锋、邵权达
一块30多吨的青花汉白玉景观石从空中倒下,将工厂的围墙打倒,砸扁了围墙旁的铁门。
探访
石材老板的震后生活
这是四川省芦山县思延乡通往宝兴县灵关镇的马路旁,一家严重受损的石材厂吸引着往来路人的目光。
许多巨石矗立在工厂的院子里,倒下的只是其中一块。石材厂老板李华默默地坐在工厂的空地上。地震过去了几天,他的办公室仍是一片瓦砾,天花板掉下来,砸在办公桌、椅子和地面上。他的遭遇成了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失的宝兴石材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 李华在宝兴县灵关镇和芦山县各开了一间石材加工厂,还拥有宝兴县的一座汉白玉矿山。
地震发生后几天,李华都不知道矿山的具体损失,只知道两名守矿的工人没事。他初步估计自己在这次地震中直接损失约1500万元。
地震当天,余世友远在成都。余世友是宝兴最大的石材企业汉龙石材的总经理。地震那一刻,他正在家里看电视,妻子感觉地震后立马拉着他跑进厕所。
不过经历过“5·12地震”,余世友显得“非常镇定”。等到地震过后,他再次打开电视,“看到雅安发生大地震,我一下子就慌了。马上下楼采购物资,就往宝兴赶。”当晚,余世友徒步走进宝兴县灵关镇,汉龙石材的总部就位于镇上。
到达公司后,余世友发现大量设备在地震中受损,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矿山上也没有发生意外。
“地震后,许多员工的家里受损严重,房屋无法居住,公司便让员工回家安顿好家人。”在震后,公司全线停工,但员工的工资照发。“直接经济损失估计有三四千万元。”余世友说。
“靠山”
中等厂年产值过千万元
其实,对于地震李华并不陌生,1976年,他刚好在唐山当兵,还参与过唐山大地震的救援。从部队转业后,李华被分到银行工作,1989年,他下海经商做起了石材生意。
说起当地石材工业的历史,李华说,上世纪80年代,芦山就有了石材加工业。1992年,他就在芦山从事石材经营,主要产品是花岗岩,“当时芦山出产的‘中国红’是品质最好的花岗岩,但现在这种矿山已经绝迹了。”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芦山从石材开采业慢慢转变为石材的精加工业。
宝兴县的石材工业几乎与芦山同步,最开始主要是卖“荒料”,即将开采出来的石材原料转卖到广东云浮和福建水头等地精加工。“从宝兴售价每平方米200元的板材,在广东云浮加工后,可以卖到每平方米300元。我们这里的加工技术还是比不上广东。”
李华称,青花汉白玉景观石是宝兴县的特产,这种石头上有天然纹路,好的石头上的纹路如山水画、动物画。一块十多吨到几十吨的巨石,根据形状、纹路不同,售价不等。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都有。前段时间他刚卖出一块巨石,以28万元成交。
除了销售打磨好的整石外,李华还生产石头板材和一些成品,板材每吨200~300元,成品每吨1300元~1500元。2011年,李华一年的产值有两三千万元,在当地属于中等规模的石材厂,他总共雇了近60名工人,“计件工资,平均月薪五六千元,干得好的可以拿到上万元”。
“吃山”
曾因汶川重建市场兴旺
李华说,宝兴的汉白玉矿山都在高山上,平均海拔约3100~3200米。开采汉白玉时,一般是先放炮,即用炸药炸开山体,再开成吨料,然后运下山。上矿山的路都是由拥有矿山开采权的企业自己开挖。
“都是崎岖不平的悬崖路。路上有很多急弯,路边就是悬崖。大货车开上去很考验司机
的胆量和水平,10公里的路一般都要开七八个小时,而且40吨的车只能拉20吨的石头。一般是今天上山,明天下山。”
2007年,李华花了近1000万元买了一座矿山,现在市场价值约三四千万元。
尽管矿山的价值水涨船高,但李华并不能直接变现。
“国家规定矿山不能转卖,否则将被收回。”要想扩大生产规模,只能是找人合伙经营,这也成为了宝兴县许多矿山主最常用的经营策略。现在,李华的工厂有4个股东,都是2011年和2012年入股的。
李华介绍,如今,宝兴约有六七成的矿山被外地人买走,其中还有台湾商人。原因一方面有些人开采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国家要求规范化管理、开采,不能放炮。矿主们只能靠卖股份来融资。
汉龙石材有限公司是宝兴县最大的石材企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不久,四川汉龙石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几名四川老板合资6000多万元在宝兴买下三座矿山。“之后逐年的投入以亿为单位。目前企业已经投资超过3亿元。”余世友说。
由于汶川灾后重建的巨大需求和全国火爆的地产开发,曾一度让宝兴的石材工业迅速升温与发展。
难题
开采工艺落后待升级
李华说:“现在要求矿山开采不能放大炮,只能放小炮,就是不能搞毁灭性开采。以前有的矿山100立方米石头被炸下来,10%都用不到。现在是用专业爆破方法,先炸开一条缝,然后再用爆炸力往前推或是用绳剧割开。”
李华曾有一次到意大利考察,“相比人家,我们的开采工艺太落后了。”李华说,在意大利的一些矿山,是先用直升机把大型设备吊到山顶,然后用大型水割机,把石头割成一块块,用索道运下来。根本就不用放炮。
“国内有很多大老板,但真正要投入开采工艺,还是投不起。一些大老板只是资产多,但真要拿出一两千万元现金还是拿不出来。”
李华建议,要提升开采工艺,还是要走集团化。将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作业面都规范起来。
对于行业面临的开采工艺瓶颈,余世友也有深有同感,打造先进的开采作业面“需要在投资方面花大力气,基本上需要以亿为单位进行投入”。
他表示,目前汉龙的融资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一些资金是银行贷款,需要逐步进行滚动投资。公司正在建设一个石材工业园,“我们不急于把石矿都挖掘出来,而是进行废物综合利用,这样才有利于环境保护。”
重建
欢迎广东企业来帮扶
地震对于石材产业影响有多大?
李华说,厂房要重修才能恢复生产。另外,从去年开始,他的生意就下滑得厉害,前年销售了2000万元,去年只有800万元,主要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
今年市场启动得也很慢,本来4~6月是传统的销售旺季。现在受地震影响就更大了。
经历此次地震,矿山已停工数日。余世友在话语中透露出几丝担忧。他 说,宝兴县素有“中国石雕之乡”的美誉,石材工业是政府非常重视的一块。灾后还是要尽快恢复生产。
广东云浮的石材加工业比较发达,许多宝兴的石材企业都在云浮设立了办事处。但余世友透露,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比不上广东工人。我们的技术工人还有很大缺口。之前公司已经派一部分学徒到广东、福建学习。
宝兴县县长马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称,地震中宝兴县的许多建设项目被摧毁,只能从头再来。
“我们的信心和目标都不会变。呼吁广东的企业来帮扶我们的特色产业和石材加工业。我们会不留余力地做好重建工作。”
来源:广州日报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宝兴灵关工业集中区一石材企业局部
下一篇: 华东(国际)石材城5月18日盛大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辽宁凌海市长赵强主持召开石材产业座谈会,推动凌海与麻城合作,共谋石材产业高质量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