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七盘关国际石材城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3-08-01 00:00:00   编辑:石材网

7月,在四川七盘关国际石材城项目建设推进会上,朝天区区委书记蔡邦银说,该区区委、政府要求全区再次发扬“朝天精神”,重新演绎项目建设的“海螺速度”。同时,将大力开发已探明的2千亿原矿资源,助力工业振兴发展。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矿产经济“补短板”

7月29日,笔者从朝天区招商、国土、统计部门获悉, 近年来,该区矿业经济招商引资投资总额近90亿元,广元海螺水泥、昊鑫矿业、太阳坪金矿等资源、资本、劳动密集型项目的相继签约落地、投产,极大推动了当地就业、税收、城市建设等。

截至目前,该区矿产类企业直接就业人数达4500人以上,如四川七盘关国际石材城项目全部达产后,就业人数将超2万人。今年1至6月,该区矿产类规模以上企业16家,生产总值1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的74.1%;工业增加值5.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

这些数字反映了矿产经济在朝天区域经济中的贡献值。同时,也说明未来朝天工业经济分支“千亿原矿经济”招商“有可为”,朝天要补齐工业短板,高效转化2千亿原矿资源是关键。

老支书诠释思想解放对发展重要性

今年6月7日,朝天矿业经济迎来资源转化路上又一“里程碑”事件。该区人民政府与四川金辉石业有限公司举行了拟占地约10000亩,总投资50亿元的“四川七盘关国际石材城项目”签约仪式。

7月20,中子镇中和村。“四川七盘关国际石材城项目”推进办的杨文学和73岁老支书何坤德协商项目事宜。

老人说,“村里完全支持石材城落户我们这。中和村虽然在大山里,但大家思想不封闭。”

何坤德做了40多年支书,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对于开放和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他讲述了自己的一个经历。

1963年村里资源短缺,为筹集“布票”归还村民,他不得不做一回“商人”。

“当时苏版3元的人民币,赚了一叠子。在成都买了‘布票’回村,‘债’还了,但做买卖的事被人告发,被村里处分还补交了税款……” 何坤德说,村里只有接纳外来先进事物发展才会有希望,朝天办工业才会富。

如今73岁的何坤德,除了带领全村发展外,还像年轻人一样富有干劲,在家里经营起了果林和娃娃鱼。

不可再生矿产资源需要怎样的“工业化”

据介绍,朝天2千亿原矿相关落地项目包括四川七盘关国际石材城(大理石矿)、广元海螺水泥(灰岩矿仅朝天镇就探明2亿吨)、太阳坪金矿(探明岩金矿储量超9吨)、昊鑫矿业(多金属矿)等。

矿产资源是朝天优势资源,也是壮大工业的基础。朝天区委、区政府立足打造2千亿原矿经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已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广元海螺水泥,按照30年矿权经营时间算,仅余热发电可产生经济效益30亿元,节约标煤(30×47000)吨。“零排废”使“边角料”完全利用;新落地国际石材城项目,通过水循环、全封闭生产及粉尘回收边角料综合利用,原矿利用率达100%;太阳坪金矿项目,“金矿+绢云母矿提炼+尾矿加工空心砖”开发策略及全封闭循环水使用……

朝天矿产类项目招商引资已引入了循环经济的4R原则,即资源利用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回收原则。

目前,该区已建成区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家,新建乡、村两级再生资源回收站74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1个,形成了区、乡(镇)、村三位一体回收利用网络,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

土地稀缺“企业下乡工业上山”能否实现

土地是发展工业不可或缺要素。不久后,朝天工业集中区,将形成总用地10平方公里“一区四园”的工业发展布局。目前,该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8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户,10亿元以上企业1户,到2015年,该区将建成 “百亿级”工业园区。要容纳多个矿业类大投资项目,朝天工业用地未来势必紧张,怎样“防范未然”?

柴松林说,从海螺和国际石材城项目看,矿产类大项目落户后,都会带来完整的全产业链;朝天与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4大队勘矿合作进一步加快,原矿基数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加,未来朝天将成为“矿业经济”投资洼地。朝天区委、区政府,已经注意到该趋势,为避免该现象出现,已将“企业下乡工业上山”作为未来解决工业用地紧张出路之一。同时,进一步要求该区招商引资工作要高度重视工业类投资项目,特别是矿产类投资的技术和环保水平,要对社会、投资人负责,做到“招商选资”。


来源:人民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