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彦苍:中国雕刻之乡的雕刻艺术家
发布时间:2005-09-05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雕刻之乡”。早在汉代,曲阳石雕就用于建筑业。清朝末年,曲阳石雕艺人雕刻的《仙鸽》、《干枝梅》等作品,曾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银奖。新中国建立以来,曲阳石雕艺人曾先后参加过首都十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复、毛主席纪念堂和天津引滦入津纪念碑等重要工程建设。
甄彦苍是曲阳独具特色的农民雕刻艺术家,也是曲阳石雕行业中的领头羊。但儿时的甄彦苍,却因家境贫寒仅读完了小学。过早的生活重担并未压垮他渴望学习的激情。他酷爱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积累,这为他后来的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甄彦苍和他的第一件石雕作品
甄彦苍38岁那年突发奇想:用石头雕刻小人。第二天他请假骑车往返120里买回一块儿白石头,用自制的刀子、钎子和小锤子干了起来。对于只上过几年小学、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和雕刻基础且早已过了“学艺”年龄的甄彦苍来说,困难太大了。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凝聚着他心血的第一件作品问世了。之后,他一边上工,一边学雕刻。
1979年他考进县雕刻厂,由于用心钻研,进步很快,先后任车间主任、雕刻厂长和协助组建第二、第三雕刻厂。1986年,他辞去厂长职务,扔掉铁饭碗,回乡创办了新颖雕刻厂。那时社会已经初步开放,来曲阳的外国人也多了起来。他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东西方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即将来临,何不用中国传统的石雕技术雕刻西方人物,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甄彦苍介绍说,平时看西方人的长相也就是高鼻梁,深眼窝,但一雕刻起来才发现哪儿都和我们不一样。为了研究西方人的体貌特征,甄彦苍煞费苦心,图书、图片买了一大堆,碰到西方人,总要多看几眼,虽然有失礼貌。这样他一边研究,一边雕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开创了中国技法的西方人物雕刻。在甄彦苍的无私帮助和带动下,西方人物雕像风风火火很快发展起来,现已有6000余人从事西方人物雕像,占曲阳石雕人数的一半以上,仅他的家乡,就有4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
甄彦苍的西方人物雕塑作品
由于雕刻业绩的突出贡献,甄彦苍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并先后被河北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天津城市建筑学东方美院聘为兼职教授,还担任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6年,甄彦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人民网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蒙娜丽莎两类产品通过广东省科技成
下一篇: 山东平邑县大力打造全国建材基地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协会2025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立项发布,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标准体系完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