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硅氧烷树脂对砂岩表面的护理
发布时间:2006-05-30 00:00:00 编辑:石材网
砂岩是一种颁很广的岩石,可加工成满足不同需要的建筑及饰面材料。但由于砂岩表面具有多孔性,被雨淋后,其含水率增大,在阴凉等环境下易生霉菌和青苔,一旦其多孔性表面大量生长霉菌和青苔,便难以清除。为防止霉菌和青苔生长,现常采用的防护技术是草酸清洗,即用草酸稀释液涂在砂岩表面,用刷擦洗,再用清水清洗附着在砂岩表面的稀释液。然而这种处理效果尚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砂岩表面还会重新生成霉菌和青苔。另外,砂岩表面被酸清洗后,经1~2年变为茶色或被污染,形成污点。
不久前海外推出一种防护效果佳的砂岩防护技术。
这种砂岩防护技术弥补了现用防护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技术要点是在含水率15%以下(最好5%以下)的砂岩表面浸渍具有梯型结构的改性聚硅氧烷树脂防护剂进行固化,对霉菌和青苔形成防护层。在砂岩表面含水率超过15%时,防护剂浸透性降低,达不到防护功能。改性聚硅氧烷树脂所用浓度为低浓度,在3%~6%范围内。在这种浓度下使用,防护表面干燥后,砂岩表面不会变色,保持原外观。改性聚硅氧烷是由四甲氧基硅烷、甲乙氧基硅等四个官能团的有机硅化合物或甲基三甲基硅烷、甲基三乙基硅烷、苯基三甲基硅烷等三个官能团的有机硅化合物缩合而成,系一种具有梯型结构的有机硅高缩合物。这种改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一般固体含量为2%~10%,居于不变色考虑,最好以3%~6%浓度稀释,用作防护剂。若其固体含量小于2%,则达不到防护功能;超过10%,防护剂浸透性降低,而且防护处理后的表面易变色。就这种改性防护剂而主,使用碱性催化剂可常温固化,但使用加热固化更有效,最好使用酸性催化剂,在约200℃下加热固化。这种防护剂固化后,存在于砂岩表面的官能团和特有的交联反应可促使防护层形成。
这种防护剂除浸渍外,还可刷涂、喷涂或辊涂。涂覆量未作特殊限定,一般在90~300g平方米范围内。
防护实例:
1、分别用改性聚硅氧烷树脂浓度为3%和6%的二种防护剂辊涂在含水率为5%的砂岩表面,使其浸透20mm深,然后在约200℃下加热固化30min。防护处理后,在砂岩表面培殖6种混合霉菌,测定霉菌繁殖面积和引起的变色面积。测定表明,与未作防护处理的砂岩相比,霉菌繁殖面积大幅缩小,变色面积为零。
2、用改性聚硅氧烷树脂浓度为6%的防护剂辊涂在砂岩表面,进行防护处理,然后在不受阳光直射的阴凉环境下进行19个月的室外露置试验。试验表明,砂岩表面几乎未出现霉菌和青苔。
由上得知,用具有梯型结构的改性聚硅氧烷防护剂防护处理砂岩表面,可防止霉菌和青苔生成,且其表面不会有涂膜感,保持原外观,也不会变色。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石材化学新技术领域的开发
下一篇: CE标识对石材产品之要求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六届石文化周招商动员大会成功举办,推动石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