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货替客户省3000块:身价五个小目标的进川集团物流老总陈进川
发布时间:2025-11-22 10:17:51 编辑:石材网
“当时大家都去买矿山、做石材,我就来个‘卖矿泉水’的理念。”进川集团董事长陈总回忆起创业初期的选择,脸上依然带着那份执着的微笑。
在麻城石材产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无数人蜂拥而至投身矿山开采,陈进川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做铁路物流。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
“他们都说我会把客户都拉走,会冲击别人的生意。”陈总坦言,“但实际上,我只是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痛点。”
从重庆小店到铁路大亨
陈总的创业故事并非一帆风顺。他从重庆开小店起步,慢慢做成石材市场,后来转向石材行业。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发现了物流成本的巨大问题。
“石材笨重,一立方就两三吨。当时走汽车到福建一吨要五六百,铁路两三百,水路一百多。算下来物流成本实在太高了。”
正是这一发现,让陈进川看到了铁路物流的商机。在一个人人挖矿的时代,他选择了做那个“卖矿泉水”的人——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而非随大流。
重资产模式的艰难抉择
与传统物流不同,铁路物流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
“我要买车,要和铁路谈下浮价。”陈总解释道,“为了拿到50%的优惠,我要到北京铁总申请,签订货保协议,打保证金。如果完不成量,就要付全价。”
这种重资产模式让陈进川承受了巨大压力。不仅每天要垫资给铁路,还要应对市场上的各种质疑和诋毁。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铁路好像是白来的。其实这是重资本、硬实力的投资。”
破解“缺箱”难题的智慧
麻城作为一个县级市,物流生态存在先天不足——进来的货少,出去的货多。这导致了严重的“缺箱”问题。
“箱子就像回空车,需要双边互动。麻城出货量大,如果流转不顺,就会断流。”
陈总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自备箱,虽然成本更高,但保障了运输的稳定性。这一决策让进川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
尽管面临诸多质疑,进川集团的客户却越来越多。原因很简单——陈进川能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一车货30吨到福建,汽运一吨260,我只收160,一车就能省3000多块。这个社会很实在,谁跟钱过不去?”
陈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立方路沿石到宁波为例,汽运200多块,铁路运输只要100多块,一立方2.75吨就能省300块。这种成本优势让客户无法拒绝。
苦逼的生意,硬核的实力
铁路物流看似光鲜,实则是一门“苦逼”的生意。
“我一天没业务就亏十来万。我也愿意天天有货,一天拉100多趟,一趟挣200,100趟挣2万。其实很简单,每天就天天如此,这苦逼活也没什么节点。”
陈总坦言,这门生意需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但也正是这些门槛,构筑了企业的护城河。
成本创造的竞争力
“你一到某个城市,一立方差三四百块,就没办法竞争。”
陈进川的铁路物流不仅为自己创造了价值,更为整个麻城石材产业带来了竞争力。通过降低物流成本,他让麻城的石材在远距离市场中依然具有价格优势。
“这是成本创造的,不单是石材的价格优势,运费优势,也是一个综合考评的事情。”
从争议中走出,在质疑中成长,陈进川用实实在在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如今,进川集团已成为当地物流行业的标杆,而陈总的身价也达到了五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商机往往隐藏在被忽视的痛点中。当大家都在追逐热门行业时,那个愿意为行业提供基础服务的人,反而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在陈进川看来,生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能否创造价值的区别。而价值,最终会说话。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团队莅
下一篇: 摸底市场流通现状 协会赴上海、宜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协会赴上海、宜兴、嘉兴调研,摸底市场流通现状,了解行业实际需求,推动服务优化与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