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承兑横行!比纸质承兑更吸血!

发布时间:2019-12-01 16:50:56   编辑:石材网

承兑汇票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痛,同样也是各个企业的痛。纸质承兑汇票吸血,电子承兑汇票更吸血。

先来说说承兑汇票。这玩意儿最早源于商业活动中的“融信”业务,根据承兑主体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其实有一种最最通俗的叫法——“可以流通的欠条”!

近几年中小企业对于取消承兑汇票的呼声很强烈,本来微小企业融资难这是事实,因为一没抵押物,二来现在担保贷款难。现在大企业付货款几乎都是承兑,微小企业购材料、工资、交税、付利息等等都要现金。这样就出现贴息,现在贴息3个点多,这无疑利润就少了,这日子怎么过。

没想到,纸质承兑汇票的问题不仅没得到解决,反而冒出更吸血的电子承兑汇票,已经在多个省份推行了。

以前纸质承兑,期限大多在6个月,收到手基本4-5个月时间就到期,而且流通也还算方便,做帐也简单,找来找去,也大多找个几个月的承兑,找起来也方便,因为纸质的承兑比较多,而且小面额的也多,然后忍一忍半年不到就能变现了。

现在电子承兑,期限很多变成1年期,找来找去也是一年,关键是电子承兑大多是大面值,越找金额越大,不像纸质的可以越找越小,电子的今天收到5万,好不容易快到期了,人家一来一张10万,10万快到期了,来一张20万,很多1年期。而且需要通过公司网银,但没有对账单可以打,每次查寻很不方便,有时候往来多了,都不知道收到多少,付出多少,还有多少。

据了解,电子承兑汇票存在着以下五大风险:

1、法律地位缺失

目前,电子票据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动、资金划拨、结算,均是网上虚拟实现,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是我国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

2、出现纠纷取证难

由于电子票据的的格式、核押方式均由商业各银行自行确定的,而作为交易活动的客户方,无法掌握电子票据的真实性,一旦客户和银行之间发生因泄密、被盗、篡改等业务纠纷。

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管理电子数据的优势,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客户由于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则难以取得对商业银行不利的网上银行的电子数据证据,这会有失公平。

对于使用电子票据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当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无法取证、取证难,这也加大了客户的风险。

3、财务上的风险

电子票据在财务上,可能需要转开成纸质票据,而其与直接背书的的纸质票据的转让相比,电子票据的质押转开会同步增加客户应收和应付票据,增加客户的负债率,不利于财务表表的优化。

4、IT风险

对于电子票据,其还面临电子载体的各种系统性风险。

包括数据文件丢失、系统瘫痪、网络攻击风险等等,这也是电子载体安全问题的共性。

5、道德风险

比如在此前媒体曝光的13亿电子票据案中,就暴露了银行内部人员在审核上不严格执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报道称,有银行离职员工冒充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工作人员身份,伪造该银行相关资料及印鉴,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用假公章开设了河南焦作中旅银行的同业户,而廊坊分行工作人员由于没有严查法人是否签字,就开设了同业户,并以工行的电票接入系统开出了数十亿的电子票据。

目前,电子票据系统的整个管理程序,在安全防范上,都显得过于“粗心”,对道德风险的防范也不足,因此这也是电子票据的使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对于以上风险,不少企业主坦言,电子承兑最痛苦的还是吸血,真的大吸血,明显比纸质的更吸我们小微企业的血。自从接触电子承兑后,手上没有超过几万现金,每天生活在胆寒寒的世界里。国家经常说重振实体经济、改善小微企业困境,可是从纸质承兑到电子承兑,却是一个比一个吸血,小微企业越发难以生存,出路究竟在哪?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