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石雕乡村振兴:让艺术与发展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23-02-02 09:48:49   编辑:石材网

尽管正值春节假期,山东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非凡石材厂区内依然一片繁忙。1月29日正月初八,为了满足韩国出口订单的需求,工人和师傅们提前开工。锤、钎、切割机等机器发出嗡嗡声,随着刻刀的移动,厚重的石头成为一件件出口外汇的精美工艺品。

640.jpg
工人师傅们开工赶订单。人民网 刘祺摄

在山东临沂市莒南县坊前镇的非凡石材厂,工人和师傅们正忙着赶制订单。这里的石匠师傅们多年从事石雕和石刻工作,其中朱礼鹏师傅已经从事这个行业30多年了。他表示:“我从20多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雕刻,当时这只是用来维持家庭生计的小手艺,但现在已经成为了让我们致富的大本领。只需要一把锤子、一根凿子,我们就能每年挣好几万元。”

非凡石材厂负责人莫宗永介绍说:“春节刚过,我们就接到了第一批订单,总计800余件。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在疫情的影响下,之前订单减少了一半。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工厂的订单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预计今年能够达到2万件以上。”

历经自由发展时期,坊前镇石雕石刻产业已有近60年的历史。1968年,坊前村王家村民成立了第一家石刻厂,此后的1974年,莒南外贸石刻厂的成立,开启了坊前镇石雕石刻加工出口的征程。1996年,坊前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石雕石刻艺术之乡”。目前,该镇拥有石雕石刻企业103家,从业人员2600余人,年产值达13亿元,出口额达6亿元,产业规模已初具雏形。

坊前镇党委书记李永山表示:“石雕石刻产业是坊前镇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自2022年起,坊前镇以松石两大传统产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绘制“三生三宜·松石小镇”,共涉及11个村、1.2万人,总线路长达19.6公里。

640 (1).jpg
九龙湾交易市场全貌。张学远摄

当您步入坊前镇南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九龙湾交易市场,便会看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雕石刻摆件瞬间映入眼帘。据悉,坊前镇的石雕石刻和黑松两大传统产业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但分散在不同区域。为了解决大环境下石雕和黑松产业的销售瓶颈,坊前镇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投资500万元建设了松石展销园,与企业共同打造了集中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目前,园区内已引进10家石雕石刻企业和15家景观松经营合作社。

李永山介绍说:“我们利用乡村振兴资金1500余万元,建设了三个富民车间,引进了服装加工、农机具组装等项目,还将投资400余万元建设1000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当所有项目投入运营后,村集体年收入将增加70余万元,同时还将创造4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坊前镇还以“电商产业联盟”为引擎,推动企业发展、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实现了“三方共赢”。

640 (2).jpg
坊前镇松石坊全貌。张学远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这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同时,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

目前,在坊前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名为“三生三宜·松石小镇”的美景日益完善。这一进展让当地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以党建引领、产业共进、生态共美、人才共育和文化共兴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计划,正在徐徐展开全新的篇章。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