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材出口形势看好

发布时间:2009-10-26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我国是世界石材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作为多年位居全国建材单一产品创汇最多的行业,2008年中国石材仍不畏艰险、挺立鳌头、逆风飞扬,贸易总额比上年仍有较大增长。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石材进出口贸易合计近5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14%。其中出口39.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5.06%;进口15.4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2.72%。可以看到,高于多个行业进出口平均增长率的我国石材工业,表现出蓬勃的活力与生气希望。但数字背后也警醒我们,石材出口可能首次出现了效益“个位数”增长,进口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外汇支出明显增加,国内大理石深加工势头放缓,行业发展传出调整信息。

据了解,2008年我国石材出口2833万吨,总贸易额达到39.43亿美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2.57%和15.10%。而石材进口819万吨,达15.45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3.28%和22.72%,进出口合计3652万吨,共计54.88亿美元,也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4.82%和17.14%。

分析数据不难发现,在国际“金融冰河期”的大环境下,任何行业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严寒,尤其是贸易中汇率的影响。对石材业来说,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里,出口同样数量的产品,大约少得到11%的外汇(一年里人民币升值了大约11%,从2005年至今已累计升值了20%左右)。进而用外汇换取国内人民币也相对减少,使得企业国内效益进一步低下。若从整行业出口来说,用2008年出口价值增长数据的15.06%来抵消因汇率变化的11%损失来粗略计算,石材出口则首次凸显了效益4%的“个位数”的增长———一句话,出口美元是多了,但换成国内消费的人民币并不久未几或者反而减少了,企业用人民币计算的经济效益其实并不理想。这也是国家近期快速恢复出口退税最直接的原因。

而进口的数据显示,用汇15.45亿美元,比上一年净增了2.87亿美元,大幅度增长的用汇量主要用在了进口大理石板材上,这是因汇率变化造成用美元进口大理石板材比进口大理石荒料进行加工更为合算的缘故。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国内大理石板材生产厂开工不足,部门企业停产的原因之一。

(石材网 www.stone365.com)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