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价房市“见底派”交锋“健康派”
发布时间:2004-12-03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上海一手房日成交均价日前几度突破每平方米万元大关。对于上海天价房市,市场有两种不同解读:“见底派”认为,上海商品房住宅市场正进入“缩量空涨”阶段,“无量空涨”是见底信号;“健康派”则认为,价高是有需求支撑的表现,房市局部过热,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自加息以来,上海房价不降反涨,一手房日均成交价格一直在8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位运行,并数度突破万元心理大关,最高达到10065元/平方米。与天价相伴生的是交易量萎缩趋势明显,一手房一直徘徊在日成交800套左右,外环线附近及以外区域的房屋几乎卖不动。联系到前三季度上海房价涨幅仍超过10多个百分点,“见底派”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很可能正进入“缩量空涨”阶段。
“见底派”的论断与“泡沫论”互为因果。10月份,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谢安迪称,中国正在吹起一个超大房地产泡沫经济,这个泡沫将在几个月内破灭。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境外媒体则认为,中国房屋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并质疑中国房地产泡沫是否已破裂。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的地产销售正放缓并可能开始下降”,“未来的调整将会非常痛苦”。上海正是“这次经济泡沫的地震中心,这种情景就如1997年的香港和1990年的东京。当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上海房地产需求最终下降时,泡沫就会破裂。”
谢国忠坚持上海乃至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的内在逻辑是,通胀超过利率时,一般会有房地产泡沫;负利率时间过长,泡沫就不可避免。这点历史上无有例外。其二,中国房地产主要是一级市场,需要很多钱才能维持,泡沫不可能延续多年。目前房地产销量已放缓,这不是信心问题,而是百姓无钱可跟。其三,两三年内房价涨一倍,透支了未来涨势,势必引起调整。结果是百姓的钱都“贡献”给开发商。
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祖六与“泡沫论”和“见底派”持不同意见。他一方面认为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高端楼价直逼美国,房价相当于居民年均收入的几十倍,楼盘转手率频繁,某些地区房屋空置率上升,表明已有泡沫苗头;同时,他认为判断目前上海房地产是否是一个泡沫还缺少“许多关键的统计信息指标”。
“健康派”对“泡沫论”提出强烈质疑。华远集团等房地产商资助下出台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泡沫,需求客观存在。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称,“泡沫之说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尚无迹象。”具体到上海楼市,“健康派”认为“投资也是有市场的表现,并不一定代表楼市不健康。”况且上海高价房主要集中于高档社区、高档楼盘,主力购买者为境外人士,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
而对于“境外买主”,谢国忠的解读是:中国正以不断上升的价格将上海的房屋出售给海外的中国人,这弥补了石油价格上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新华社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莫让滚动拖欠拖了清欠“后腿”
下一篇: 中亚市场--新疆经济新亮点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广西岑溪通过“17变6”采矿权整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