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亦是宝 雕刻琢磨成艺术

发布时间:2005-05-12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一块“乐石斋”牌匾后藏着一个10平方米的书房,书房里呆着一个人,整天对着石头雕磨刻画,他有一项“浩大”的工程——雕刻一千枚印钮。

他是位65岁的老人,体健神旺,谈起印钮,两眼就直射出兴奋的光,“现在用来收藏,以后给我的后代把玩。”他扫视着房间里两大橱子的印章说。雕刻一千枚印钮,全凭当初的灵机一动,这位住在福州省直湖前小区叫施宝霖的老人告诉我。

1983年夏,施老所在的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到北京与故宫合办寿山石雕展,施老是工作人员之一。在故宫查询资料时,他发现古时有个“百砚千章斋”收集了千枚印章,正感慨印章多呢,旁边有人抱来一些齐白石留下的印钮,施老看着这些光有印钮,而无边款、篆刻的“印章”,很是遗憾,想:“百砚千章斋里的印章虽多,但都是收集来的,而我,自己也可以刻一千枚印钮。”就这样,施老回到福州后开始潜心雕刻,现在已有大几百个印钮了。

施老的处女作,诞生在1955年,那年的一堂劳作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动手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小就喜欢美术的施老一下子就想到了印章,回到家,他找出一方寿山石砚台锯断,再找来一枚印章,一刀一刀地仿着雕刻印钮,可在篆刻时他犯难了,印章底部的那几个字怎么写?他找到美术老师说“我在雕印章,可‘施宝霖’这几个字不会写。”老师听后将“施宝霖”的缪篆(后来才知道的)写在纸上。施老按着这几个字,一笔一画地临摹。

终于,第一枚印章完成了,那年他15岁,那枚印章不大,石质不是很好,印钮是一只老鼠,雕刻技法也很普通,现在他已经雕刻了几百枚印章,可他一直将这个处女作视若珍宝,精心地收藏着。

选石头,他从来不挑,“在我的手里,没有废石”,许多的印章,都是用别人用剩丢弃的边角料刻的,他拿给我看的两只纸盒里,最小的印章,比拇指指甲盖还小,“这就是别人切掉不要的那一小块石头做的”,施老说这句话时,骄傲得毫不掩饰。刻印章,施老依石而定,随心所欲,如果有人想拿石头来要求施老按照要求刻东西,他肯定会被硬生生地拒绝,“刻什么,我心中有数,要他来教,不爽!”

“印钮、边款、篆刻,三样一样都少不得,这才是完整的印章”,在施宝霖小书房里,他旁若无人地鉴赏印章篆刻的金石美,边款诗文的沧桑美,闲情趣语的印文美。

海峡都市报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