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石 消失中的蓝宝
发布时间:2005-05-20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一提起宁夏的五宝,那红、黄、蓝、白、黑五种鲜亮的颜色所代表的五种特产,让每一个宁夏人都为之自豪。五宝之中的蓝宝,是产于宁夏贺兰山而得名的贺兰石,它因石料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济,色泽清雅莹润,紫中嵌绿,绿中附紫,雕刻出的石砚具有不吸水、发墨快、不损害笔尖等特点而名闻天下,早在清代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美誉。
然而,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马莲口管理站站长潘明表示,这几年储量已经是直线滑坡,主要是受到利益的驱动、贺兰石自身价值的增长,一些不法分子进行偷背、偷挖,偷运贺兰石,这种犯法行为屡禁不止,这样就导致了贺兰石的储量直线下降。这些犯法团伙把贺兰石的采、挖、运、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的销售网络,面向全国,主要是加工一些小工艺品、砚台、屏风。
形成于18亿年前的贺兰石,清朝时期就已经开发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贺兰石的开发利用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据有关部门勘测,贺兰石仅分布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大口子、小口子到拜寺口地区,是赋存于长城系黄旗口群下部层位的一种粉砂质板岩,初步求得贺兰石的总储量仅有35.23万立方米,其中可供开采的中心区的储量为5.93万立方米。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贺兰石的需求不断增大,贺兰石的经济价值直线上升,市场价涨到了每公斤五元。为了保护和利用这种宝贵的矿产资源,唯一一家拥有贺兰石《采矿许可证》的宁夏金石工艺公司,每年的开采规模仅为二十吨。据经理王少雄介绍,正规开采是每年的五月份到十一月份,为了保护贺兰石的完整性,开采方式采用露天手工采掘。但是,来自外省区的一些民工,利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第二年的四月份非开采期,半夜上山采用炸药爆破的方式疯狂地盗采贺兰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流入市场的非法盗采贺兰石已经超过了七八十吨。
由于是破坏性地开采,被炸碎的贺兰石碎渣已经堆了有几米高了。看到这些已经失去了任何利用价值的贺兰石碎渣,王少雄痛心疾首,他放炮以后堆下的那些渣子没有办法处理,我们背回来根本做不成东西。破坏性的开采,对生产和制作都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根本做不成,已经成废料了,失去了加工的意义。不法人员破坏性的开采,不仅给贺兰石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为贺兰山森林防火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宁夏贺兰石加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流通秩序。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贺兰石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宁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处长桑长海:贺兰石比较珍贵、比较稀缺,贺兰石资源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长期滥采下去,咱们宁夏的一种特色将会从世界上消失。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贺兰石的开采纳入到正常的、依法的、科学的管理轨道,彻底杜绝违法采矿、浪费贺兰石资源的行为。
而要保护贺兰石这一珍贵资源,除了继续坚持保护性的开采、独家限量开采的原则,更为重要的是要引起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矿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矿区的巡查力度,矿管、林业、公安、自然保护区等各部门也要加强协同配合,合力整治贺兰石开采秩序,维护贺兰石矿区资源的稳定。
宁夏新闻网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陶瓷:已进入卖设计的时代
下一篇: 世纪坛拍卖会:半吨重翡翠玉石卖出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新版《天然石材分类与术语》国家标准发布,统一规范石材分类与专业术语,提升行业标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