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军谈泸溪菊花石雕刻
发布时间:2005-07-23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泸溪自古盛产菊花石。早在清乾隆年间,菊花石雕就多为社会名流、商贾及官府收藏。1915年菊花石雕大师戴清升创作的《梅花瓶》和《梅兰竹菊横屏》获巴拿巴国际博览会金奖。1938年先后参加上海南洋劝业会展览和湘、赣、鄂、粤四省工艺品大赛,两次获金奖,为泸溪菊花石雕赢得了极高荣誉。
继戴清升之后,当今泸溪又出了一位菊花石雕艺术家———佘军。
佘军1967年9月出生于泸溪县一个苗乡农民家庭,1991年毕业于怀化师范美术系,先后当过老师、工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了县文化馆美术专干章长干对泸溪菊花石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介绍,心潮难平。蕴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民族情和美术梦最终把他拉回到了魂牵梦绕的艺术天地。
1995年农历正月初四,人们还沉醉在春节的气氛里,佘军身挎干粮,踏上了漫漫求艺路。在省工艺研究所他拜访了菊花石雕大师李喻光先生。在佘军的恳切请求下,李先生终于答应为他传授菊花石雕技艺。为了尽快掌握雕刻技艺,佘军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12点休息,孜孜不倦地努力钻研。由于已经辞职,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生活极为清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个月封闭式学艺,佘军基本掌握了菊花石雕技艺。学艺归来后,他拿着自己最后的5000元积蓄购买了一些菊花石雕工具,一个人在家干起来。半年后他雕出了两件菊花石雕作品:《长相依》和《神犬恋情》。恰在此时,新加坡客商来泸溪考察民族民间工艺,客商被佘军作品那精细的雕工、生动的造型所吸引,当场以2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两件作品。
此后,佘军便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他的菊花石雕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石雕作品。他根据天然菊花石的形状和花朵走势特点,随石赋形,俯仰穿插,从动态变化的结构入手,追求形象刻画的准确、传神和枝叶的穿插错落、转折变化,力求将菊花石的姿态、神韵以及争芬斗艳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创作的《秋趣》和《松鹤图》两幅作品在2000年“湖南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赛及精品展览”上分获银奖和铜奖。《秋菊傲霜》当场被香港客商以高价买走。现在,佘军的菊花石雕作品已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佘军菊花石雕个性化邮票”。
佘军的菊花石雕艺术作品,优美细腻、清新淡雅。他在线刻、浮雕、镂空、圆雕等石雕传统技法上,将篆刻的冲刀和切刀运用到创作中,解决了石质硬脆,难以精雕的难题。他的菊花石雕既突出主题,又去繁就简,去粗存精,其特征与个性一目了然。如他的《金戈铁马》,构思奇巧,采用镂空圆雕相结合的技法,来表现马的雄壮、剽悍,栩栩如生,活龙活现。
看佘军的菊花石雕作品便会体味到,他在石雕与书画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行家们的称道。这些年来,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商客对他的作品青睐有加,时有买主光顾,然而佘军每次最多只卖一两件。很多人开始都对他这举动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在堂堂正正赚钱外,佘军还有更深远的想法。他说:“如果只为了赚钱,我完全可以组织廉价劳动力去大批量制作现代派菊花石雕作品,这样不仅来钱快也不劳神。但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是对民族艺术的弘扬。我更钟情于菊花石雕艺术本身而不仅仅是它带给我的利润,我愿意致力于传统工艺的整理、提高,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挖掘。”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观赏石市场需要相关体系维护公正
下一篇: 专家企业家云集贺州 研究石材产业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南安市水头镇通过“四链融合”推动石材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球石材产业链供应链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