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雕申报非物质遗产汉白玉储量80万
发布时间:2005-10-24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云龙御路、汉白玉栏杆到天坛圜丘台;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到毛主席纪念堂内的毛主席坐像,采用的都是北京特产的汉白玉,这些石料都出自北京西南房山大石窝镇。
房山大石窝镇距京城70公里,京张公路穿境而过,从北京出发进入房山境内,已可零星见到一些石材厂、雕刻厂在路边不远处铺开摊子。驶过云居寺路口,拐上一条向西通往大石窝镇的路,沿途的石材厂多了起来。进入大石窝镇,只见路旁大大小小的雕刻厂和大大小小的石头狮子,成堆成行地站在路旁,在那些挤挤挨挨的石刻产品中,除了狮子、佛像,还有些仙女、动物造型的石雕。据了解,大石窝镇有近百家石刻厂,几乎全分布在公路两侧。
汉白玉石雕文化艺术宫
在大石窝镇政府对面,有一座完全用汉白玉建成的“汉白玉石雕文化艺术宫”颇为引人注目,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晶莹洁白,占地740平方米。这是大石窝镇中华石雕艺术园广场的一部分,据了解,今后将在里面举办展示大石窝石雕艺术的展览,目前展览设计方案正在讨论当中。
这个成为大石窝镇标志性建筑的石雕艺术园占地1万多平方米,在园中汇集了大石窝石雕艺术的精品之作:奋力挥锤的“石神”;高大雄伟的石鼎;玲珑剔透的巨大图腾球;矗立在门口的牌楼重400余吨,高8米,宽5米,长23米,用379立方米大青石和汉白玉建成。前脸是六根汉白玉雕刻的盘龙玉柱,气派而不失古朴。
大石窝镇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探明大理石储量2450万立方米,其中汉白玉储量80万立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大石窝镇参与了全国许多重点工程建设,在修建十大建筑时,周恩来总理就将“京西房山大石窝的汉白玉”称为国宝。
产汉白玉的这个矿脉,始于高庄村西侧,东西长约5里,在村西边,矿层埋藏较浅,越向北延伸,汉白玉所处的位置越深,每向山体掘进5米。汉白玉层便下降1米,山体的厚度加上汉白玉矿层的下降,使开采成本成倍增加。一位当地的师傅介绍了汉白玉在岩层中的分布情况。他说,地表第一层是土,第二层叫青白石,第八层叫花铁子,是一种含铁的汉白玉料,质量较差,第十二层才是真正的好汉白玉。经过多层的各种杂石,开采到真正的汉白玉,距离地表已经是10多米了。下面的汉白玉,有浸在水中的,玉润的感觉更好。
20多年前,大石窝村出产的汉白玉,价格大概每立方米数百元,如今由于开采难度大、储量少,汉白玉每立方米价格在8000元上下,如果遇到出石体积大的,那价格每立方米在万元以上,是所有大理石中价格最高的。
加工这样的石狮子仍需80天
74岁的老石匠赵连城现在石雕加工大部分都已采用现代化机械工具,效率提高了很多,但将一块石料雕成一个一人多高的狮子仍需要80天,每天干8个钟头,因为狮子眼睛等精细部位仍需要手工雕琢。据介绍,大石窝镇还建立了“北京石窝雕塑艺术学校”,学生在这里学习素描、泥塑,“也许过个10年、20年雕刻艺术大师就从这里产生了。”
不久前,国家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兆麟、国家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觉明、北京民协主席赵书等六名专家,参加了房山区大石窝镇传统的石材开采、运输、古建加工以及石材雕刻工艺的“石作工艺”专家论证会。
经过论证,专家建议将“房山区大石窝石作工艺”更名为“北京市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最后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申报。该项目如申报成功,将对今后保护好大石窝镇的汉白玉石材、更好地传承精美的石刻工艺起到促进作用。
信报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新疆和硕打造南疆最大石材加工销售
下一篇: 福州石雕拍卖会《渔樵耕读》180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陕西安康白河县委书记调研石材产业,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