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铸石雕再现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大营救
发布时间:2005-10-31 00:00:00 编辑:石材网
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题词的“胜利大营救”群雕,10月28日上午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华文化广场落成。群雕真实地再现了龙华人民与东江游击队战士,从香港沦陷区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的艰难历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大批内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处境十分危险。周恩来同志指示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进行解救。宝安龙华白石龙,是这些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
在长达100余天的大营救中,800多名滞港的抗日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们的家属沿着这些线路,从香港岛脱险,经白石龙安全回到内地。这些文化名人包括茅盾、柳亚子、何香凝、邹韬奋、乔冠华、丁玲、凤子、胡绳等。
“胜利大营救”群雕历经3年建成,由著名雕塑家赵树同规划设计。整个群雕包括一座“白石龙盛会”的红砂岩浮雕墙和两座分别命名为“艰难历程”、“欢乐的根据地”的青铜圆雕,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主浮雕墙《白石龙盛会》长30米,高6米,宽2-3米。反映被营救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来到羊台山白石村,受到游击队指战员和根据地群众热烈欢迎的情景。
浮雕墙左右两边两座青铜圆雕高5米,长10-12米,宽4-5米。其中,“艰难历程”描述东江游击队战士护送被营救人员长途跋涉,历尽艰险的场面。“欢乐的根据地”再现被营救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来到根据地后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成功之石”绿松石雕刻作品亦珍贵
下一篇: 特区内生产性采石场今日起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广西岑溪通过“17变6”采矿权整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