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打造亿吨海港积极发展货运

发布时间:2006-03-10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泉州市把临港工业作为做大做强港口经济、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湄洲湾南岸新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泉州修造船厂等大型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高起点扎实推进泉港石化、泉惠石化、斗尾船舶等临港产业功能园区建设,切实加大中下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石油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深加工、精细化工、修造船等“龙头拉动”型产业集群;加快启动南埔火电厂二、三期工程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十一五”电力规划,努力建成能源工业基地。以泉州湾中心港区为依托,加快泉州(洛秀)台商投资工业园区、石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壮大提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轻工、电子等为主的临港“产业扩张”型优势产业集群。以围头、深沪湾港区为依托,加快建设家具、粮油、农副产品、石材产业项目集中区,培育壮大“市场带动”型产业集群。

泉州市委、市政府将港口物流业作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发展,以原油、煤炭、矿石、建材、粮食等大宗货物及工业制成品的运输、仓储、配送为重点,尽快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综合流通网络,努力实现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建立完善港口物流管理系统,优化调整港口内部经营结构,重点抓好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石湖-秀涂、斗尾、肖厝和围头湾等综合性或专业化海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全力巩固内贸集装箱六大主枢纽港的地位,抓住石湖作业区获批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业务的有利时机,积极开辟至深圳港、上海港、宁波港、大连港等外贸支线,增加外贸集装箱箱量。积极探索港区联动机制,抓紧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努力扩大石井与台湾金门客运直航的影响,积极争取泉州港成为大陆与台湾“三通”直航的港口。

泉州市为了营造一流口岸服务环境,在泉州市港口发展建设委员会下设立“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作为市政府负责全市“大通关”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研究部署全市推进“大通关”建设、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的有关工作,研究解决“大通关”建设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部门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

泉州市通过加快“串联式”通关作业流程向“并联式”通关作业流程转变,实施通关一体化办法,加强检查单位之间作业流程和职能的有效结合。探索设计多种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便利的通关查验方式,建立“一站式”通关中心,在后渚、石湖、肖厝等有条件的作业区实现报检、报关、订舱、提箱、验货等一条龙服务。泉州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加快构建“大通关”信息平台,使物流、货物等相关信息在政府、货主、船货代、报关行、物流企业、运输企业、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码头等单位和部门之间顺畅传输,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涉港企业的宣传推广,扩大“大通关”信息平台的应用,顺畅通关流程、提高口岸效率,逐渐实现电子监管、电子报关、网上报税、网上结算等“无纸化通关”作业方式。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