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循环经济链条长 资源节约环境美

发布时间:2007-04-17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云安县永通石材工艺厂厂长赵永欢实在没想到,一直以来让他头疼不已的生产废料居然还能卖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家名叫“百里通”的新型建材公司愿意以每吨380元的价格,拉走工艺厂堆积如山的废料。“新鲜!”赵永欢得意地说,“过去要处理这些废料,企业还要花上不少钱。” 

类似这种“废料也卖钱”的故事正接连不断地发生在云安县。“在一些企业看来毫无价值、甚至会带来污染的废料,却是另外一些企业眼中的金山银山。”云安县委书记陈敏说,这种神奇的转变源于当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

仅有11年建县历史的云安是广东省最“年轻”的一个县。云安位居西江中游南岸,境内丘陵遍布,水田耕地有限。不过,这里拥有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硫铁矿等5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生产水泥的上乘材料氧化钙,储量大,品位好。

如此丰富的矿产显然是当地必须依托的资源,但历史经验表明,如果规划不到位,此类资源的开发将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只能寄望于探索一条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陈敏说,云安从建县之初就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11年来逐渐打造出“硫化工”、“水泥、油母页岩、电”、“石材加工”三条产业循环链,以及“农村”和“城市”生产生活的两条环境循环链。在每一个循环链条中,各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环环相扣,既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也摆脱了许多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永通石材工艺厂与百里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之间的“买卖交易”,就发生在“石材加工”这条产业循环链里。

在去年完工的百里通厂区,堆放着刚刚运来的各种石材废料。总经理游世军看记者一脸迷惑,提出要带记者参观整个“废料变宝”的演变过程,“你看现在是废料,转眼就能成为漂亮的人造石。”原来,百里通收集废料后进行研磨并按比例混合,送入模具成型,硬化后就成为颜色款式各不相同的人造石。“根据需要对这些石头进行切割加工,可用来做地砖、户外墙覆面、厨房台面等,很受市场欢迎。”  游世军说,目前百里通这条耗资一千多万欧元的生产线,技术和产能均为世界之最,每年能利用废石料几千万吨。

“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会经过处理循环利用,废水处理中过滤出的废渣又可以继续制造人造石。”云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芳斌介绍说,这就形成了一条企业节能降耗的内部小循环和当地石材开发的外部大循环。

“经过循环利用,云安的硫铁矿、磷矿、石灰石等资源就能物尽其用,基本做到零排放。”陈芳斌说,云安县如今有许多化工企业,但从未发生过度开采或污染环境的现象,就是因为当初政府部门在产业规划时注重了企业之间的互补性,企业形成聚集后既减少了自身的成本,也缓解了环保工作的压力。

近年来,云安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好处逐渐体现出来。陈敏介绍说,目前云安五大循环链条的功能日趋完善,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2006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增长16%,而每万元GDP的节能率、取水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的控制水平,更是处于广东省各县(区市)前列。

(石材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