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上半年建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
发布时间:2007-09-06 00:00:00 编辑:石材网
上半年,建材工业呈现生产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出口稳步增长,产销衔接较好。累计产品销售率达97%,比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8%,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建材工业增加值自今年3月份开始呈持续快速上涨趋势。水泥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9.9%,水泥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9.7%,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31.7%,建筑技术玻璃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27.8%。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砖瓦及建筑砌块、玻璃纤维制品和增强塑料、轻质建材和建筑防水材料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30%(见表1),高于建材行业平均水平。在省区市中,辽宁、吉林、河南、陕西和青海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超过40%。

在月度统计监测的产品中,除水泥排水管、大理石板材、炻瓷砖和细炻砖产量有所下降外,其它产品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砖、瓦产量增长超过30%,中空、钢化和夹层等深加工玻璃产量增长在30%左右(见表2)。

[Page]
大理石板材产量下降、花岗石板材产量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大理石板材产量110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6.7%,大理石板材已连续5个月呈下降趋势,6月份当月产量同比略有增长。辽宁、江西和山东下降幅度均超过20%。但大理石板材整体销售情况较好,累计产销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个百分点。花岗石板材产量921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9%。山东、福建两个主要产区产量均有所增加,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8%和15.4%。
水泥及水泥熟料产量平稳增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占主导地位;投资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北地区水泥市场活跃;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水泥产量增长减缓,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将成为水泥行业发展的重点。上半年,水泥熟料生产量4.4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量2.3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9.45,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增长远高于水泥熟料增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例达 51.1%,比去年同期增加6.6个百分点;水泥产量生6.1亿吨,同比增长13.4%。水泥及水泥熟料产量呈平稳增长态势。
中西部地区水泥产量增长高于东部地区。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水泥产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上半年,中部地区水泥生产量为1.6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8.2%,西部地区水泥生产量为1.3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均高于东部地区10.1%的增长率。
东北地区水泥市场活跃。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东北地区水泥产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东北地区水泥生产量322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7.1%,远高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其中辽宁、吉林两省水泥生产量分别为1662万吨和856万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0%和36.8%。
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水泥生产大省水泥产量增长减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3%、8.1%、8.6%和7.6%,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将成为水泥工业发展的重点。
平板玻璃产量较快增长,控制总量,优化产品结构任重道远。上半年,平板玻璃产量26308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7.3%。主要产区产量普遍增长较快,其中河北平板玻璃生产量4928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广东平板玻璃生产量3219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53.6%,江苏平板玻璃生产量3358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3%。
在平板玻璃产量中,浮法玻璃产量21634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7.4%,普通玻璃产量4674万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尽管浮法玻璃产量占绝对优势,但普通平板玻璃产量的较快增长亦不可忽视,控制总量,优化产品结构,解决供需矛盾,引导平板玻璃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值得业内人士关注。
夹层、钢化和中空等深加工玻璃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受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增长的影响,上半年,钢化玻璃生产量448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浙江116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3.4%,江苏56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6%;夹层玻璃产量131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9.8%,其中广东527万平方米 ,比去年同期增长37.9%,福建28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6%,河北12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65.6%;中空玻璃产量59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0.5%。其中浙江8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94%,山东7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55.7%,天津7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56.3%。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建筑陶瓷产量较快增长,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应成为发展的重点。上半年,全国陶瓷砖产量2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7.4%,累计产销率94.4%,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个百分点。主要产区生产量除山东陶瓷砖产量略有下降外,广东、福建和四川三省陶瓷砖生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广东陶瓷砖生产量7.5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1.1%,福建5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四川3.3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9%,山东5.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0.7%。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Page]
卫生陶瓷生产销售两旺。上半年,全国卫生陶瓷产量7176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3.6%,累计产销率95.1%,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个百分点,呈现生产销售两旺态势。广东和河北两个卫生陶瓷产量大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分别增长了13.2%和17%。
玻璃纤维纱产量快速增长,巨石、重庆复合和泰山玻纤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建池窑拉丝生产线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上半年,全国玻璃纤维纱生产量8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7.3%,累计产销率99.5%,比去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其中池窑玻璃纤维纱产量5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8.9%,累计产销率102.4%,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个百分点,玻璃纤维纱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高态势,电子纱、电子布、短切毡等高档次的产品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巨石集团、重庆国际和泰山玻纤三家企业玻璃纤维纱累计生产量达38万吨,占全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的46%,成为带动整个玻纤行业产量快速增长主导力量。
石膏板产量较快增长,但市场销售不容乐观。上半年,全国石膏板产量5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3%,累计产销率95.8%,比去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出口下降的影响,1~6月份纸面石膏板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61.5%。
水泥制品产量有升有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半年,全国水泥压力管产量1572千米,比去年同期增长51.7%,广东、浙江、山东等主要产区产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广东水泥压力管生产量为541千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74.9%,浙江285千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1.3%,山东269千米,比去年同期增长55.1%。水泥电杆累计产量238万根,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四川、浙江和江苏等水泥电杆主要产区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增长30.1%、12.6%和27.3%。商品混凝土累计产量为11350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6.4%,江苏、浙江、广东和北京等主要产区呈较快增长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7.7%、12.3%、33.8%和10%。水泥混凝土桩累计产量为8854万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3.7%,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主要产区产量增长均超过20%;水泥排水管累计产量4219千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3%,从排水管产量来看,虽然整体下降,但部分地区仍有较大增长,如辽宁增长454.7%,天津增长58.8%、河南增长209.6%、江西增长343.2%。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会给水泥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
砖、瓦产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砖产量502亿块,比去年同期增长30.9%,河南是主要产区,产量增长达65.2%,从今年1月开始河南砖产量一直以高于35%的速度在增长;上半年,全国瓦生产量29.5亿片,比去年同期增长41.5%,山东瓦生产量为13亿片,比去年同期下降7.9%,吉林瓦生产量为12亿片,比去年同期增长297.5%。
(石材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房山大石窝镇举行石材石雕产业论坛
下一篇: 长春将建欧洲石陶建材物流仓储园区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广西岑溪通过“17变6”采矿权整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