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又是噪音又是粉尘,这个石材厂惹急居民,环境执法队怒了!
发布时间:2020-05-25 11:37:32 编辑:石材网
工人师傅在进行焊接、打磨、切割时,为了让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尽快散去,会打开施工车间内的窗户。日前,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二中队的执法人员发现,一家位于松岭路附近的企业如此操作,对环境造成了影响。4月23日上午执法人员再次赶往该企业,查看那扇可能排放粉尘的窗户是否已经关闭。
半岛记者跟随探访监察执法过程了解到,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治理,执法队伍既要贴近群众更要严格执法,还需服务企业,执法过程哪怕再细微的问题,都可能连跑几趟;更让执法队员历经考验的是,他们还会与违法排污企业斗智斗勇,甚至直面威胁。
据统计,崂山环境监察大队24名环境执法人员,过去一年检查各类企业约2000余家次,错时执法、突击抽查40次;共受理工业污染、餐饮业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扬尘扰民、居民燃煤污染、污水排放、粉尘废气污染等各类环境信访案件2781件,案件处理率、处结率均为100%,重大信访排查率100%。

执法检查“揪出”设备漏点
23日上午10点左右,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二中队的执法人员高光宇、高伟、杨樱和付昱晗来到新源路附近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生产用于遥控器上的黑白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危废和废水。
“我们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化学燃料,最后剩下一些危废的包装物,储存在这个仓库里。”这家公司的行政经理曹先生说,根据相关规定,他们将危废交由有资质的企业处置。在废水方面,在生产过程中的碱液需要经过环保处理才能排放,但去年被执法人员查出问题,因此被处罚1万余元。
2018年6月,这家企业因故处于停工状态,而执法人员还是照常前来执法,经过对废水的检测后发现,PH值偏高,因此判断生产设备中的碱液发生了泄漏。最终,执法人员与企业工作人员一起溯源查找,在碱液罐发现了漏点。
“因为当时都没有生产,想不到设备会出现漏点。”曹先生说,企业被罚款虽然感觉冤枉,不过却是心服口服。企业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设置了专人对设备进行专业检查,并建立日志记录、专人签字,一旦有问题就能立即回查溯源。曹先生认为,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环境,在这件事发生后,企业的环保意识提高了。
23日上午,虽然下着雨,高光宇等人还是再次提取废水现场检测pH值,确定没有异常。

开窗“散尘”?必须关闭
随后执法人员赶往松岭路附近一家生产配电柜的企业,这家企业实际上几乎不存在排污行为,但此前被执法人员“抓个正着”。“当时我们执法时发现,这家企业在进行焊接、切割等工作,却开着窗户,烟尘散发到空气中去了。”执法人员杨樱介绍,他们立即要求这家公司改正这种行为,23日,执法人员再次执法监察,确保企业没有“再犯”。
由于天气原因,半岛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该企业并没有生产。在车间靠近窗户处,一张张金属的工作台就是工人们进行焊接、切割、打磨的场所。工人梁超说,切割、打磨作业时会产生烟尘,为了不让烟尘在车间内弥漫,所以才打开了旁边的窗户。
杨樱指着工作台旁边的除尘专业设备介绍,放着除尘设备不好好利用,却希望能通风解决烟尘问题,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在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关闭窗户、打开除尘设备。这时候,烟尘不会扩散到空气中,除尘设备也能最大化吸走产生的烟尘,对于施工人员也是一种保护。”杨樱介绍,若这时打开了窗户,不但有烟尘扩散到车间外,因为空气流通,除尘设备的工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执法人员要求,在车间窗户上贴上警示语,提醒工人在作业时关闭窗户。
“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罚,涉及到工人的环保意识水平,我们会要求企业加强培训、警示。”杨樱说,对于很多人来说,环保这个概念似乎离自己挺远,实际上,可能环保就是随手关闭一扇窗户。

敢于碰硬,受威胁不退缩
一上午的执法结束,几名执法人员的衣服几乎也湿透了。不过,他们说,这种工作强度不算什么,在执法过程中,有更多更深刻的记忆。
崂山分局曾多次接到居民反映居住小区周边有异味,而二中队执法人员在周边多次巡查均未发现违法现象。执法人员分析,不排除违法企业夜间生产的可能性。他们连续组织开展了夜查,夜间专门检查那些车间亮灯的企业,最终在小街隐蔽处发现2起熔化废塑料产生废气的加工点,实施重罚并移交当地街道办事处采取取缔措施,彻底消除环境隐患。
在处理某石材厂噪声粉尘扰民信访案件中,执法人员为防止消息走漏,他们和相关负责人只约定时间,不告知检查内容,队伍集结后开展突击检查,采取夜间突袭、杀回马枪等多种方式,抓住违法“现形”;在处理某噪声扰民信访案件时,为了取得有效证据,夜间10点,他们带领第三方检测机构人员在零下8摄氏度的室外待了一个半小时,才取得企业噪声有效检测数据,众人检测完后全身都冻僵了。
除了斗智还要斗勇。根据市民举报,张村河边有小作坊偷排工业废水。经过多次摸排,二中队锁定了2家废塑料粉碎加工的小作坊。这2家小作坊处于不同位置,但共同的特点是位置非常隐蔽,都在一些没有拆迁的杂乱区域中间,很难找。他们分成几个组,对周边企业一家一家的排查。在一家塑料破碎的企业检查时,在企业库房中发现的一堆废桶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经过PH试纸测试,废桶中液体为碱性,企业老板无法说清桶中液体用途。他们详细检查废水去向,在其下游找到了一个渗坑。经对废水进行检测,各项指标严重超标。在铁证面前,企业主恼羞成怒,发狠话威胁执法人员。但执法人员毫不退缩,依法予以高额处罚,并将该案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数字
去年检查各类企业2000余家次
据了解,二中队对逃避监管、故意偷排的恶意性违法以及污染严重、没有环保设施、难以通过整改达标的散乱污企业,坚决实施高限处罚,并移交街道办事处予以取缔。对于自觉进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偶发性、非故意且及时主动改正的违法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未造成污染影响、未对环境质量造成损害的以整改为主。
“处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咱们作为执法人员,不能‘一罚了之’、以罚代管,让劣币驱逐良币,让合法正规企业吃亏。”二中队中队长高光宇说,他们定期对企业人员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让企业主动自觉守法,防止因盲目不懂法造成的违法;做好环保业务知识的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联系有关专家解决企业技术困难,使企业少走弯路,促使其自觉守法。
今年以来,二中队组织企业开展培训一百多人次,为一家药业公司联系专家咨询多次,节约污染治理成本上百万元。
二中队只是崂山环境监察大队的一个缩影,全大队24名环境执法人员推进环境执法监管工作,为保护崂山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2018年,崂山环境监察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6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2000余家次,利用夜间、公休日组织错时执法、突击抽查40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53起,罚款金额145.62万元。共受理工业污染、餐饮业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扬尘扰民、居民燃煤污染、污水排放、粉尘废气污染等各类环境信访案件2781件,案件处理率、处结率均为100%,重大信访排查率100%,妥善处理、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强化舆情监控,共处理网络舆情5件,受理微博投诉共计52件,书面回复17件。
来源:半岛都市报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保德县违规石料厂成“法外之地”
下一篇: 安全第一,南非矿山开启阶段性复工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广西岑溪通过“17变6”采矿权整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