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空间广阔 市价有待规范

发布时间:2005-02-21 00:00:00   编辑:石材网

如今用“火热”二字来形容国内的奇石收藏一点也不为过。据统计,广州、南京、上海、柳州这四个城市的奇石交易量占到了全国的70%。以其各自不同的优势发挥着奇石集散中心的作用。

目前从全国奇石市场的占有份额看,广州、柳州、南京、上海已成为全国奇石的四大购销地,约占全国市场的70%左右。而这四大城市也各领风骚、独具魅力。
广州则以发达的流通功能成为全国奇石的集散中心。6万奇石爱好者、200多家私人奇石馆、2000余家奇石经营户、三大奇石集散地——芳村、陈村和花都,这些数据足以印证,广州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奇石集散中心。

据从广东省盆景协会雅石根艺委员会副会长蔡中华介绍,现在全国各地的绝大部分奇石,如广西红水河石、内蒙古戈壁石等,都能在广州的奇石市场上找到,许多外省的奇石经营户也都在此落户。这些奇石不仅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货源,而且还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再加上频繁的奇石展销会,将全国众多的奇石爱好者吸引到这里。有人统计,在2004年9月9日至10月1日仅20多天的时间里,在珠三角约100公里的范围内,就同时有7个相当规模的大小石展同时举办。

柳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称雄于国内市场。柳州地处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其喀斯特地貌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柳州的奇山秀水,因此柳州奇石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奇石藏量大、石种多,而且质量好、档次高,在海内外早有盛誉。据柳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杨泽昭介绍,柳州奇石主要来源于4个地区,即来宾市的马鞍石、优兰石、彩陶石,武宣县的草华石,三江县的彩卵石和大化县的大化石。从近几年的全国奇石市场看,柳州奇石可谓风光无限,受到了众多藏家的青睐。

南京则以其深厚的赏石文化底蕴演绎出今天火热的赏石活动。南京自古就有“石头城”的美誉,是享誉中外的雨花石产地,也是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大理石的集散地。南京市赏石协会秘书长王增陵认为,正是产石和玩石传统这两大优势,让南京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国主要奇石购销地之一。据他介绍,现在南京人玩石也不再局限于雨花石,随着栖霞石、太湖石、广西水冲石、内蒙古玛瑙石、新疆戈壁石等纷纷闯进南京奇石市场,人们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上海讲究精品意识,全国有影响的玩石大家,上海就占了不少,而有些大玩家手上就集中了很多精品甚至绝品。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其百纳海川的特性以及十分雄厚的经济购买能力,为其他省市打开市场创造了条件。其中就有一批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收藏者,他们看中精品,非精品不玩,这使上海成为全国奇石精品最多的地方之一。 

有专家指出,奇石市场的兴起实际上正是奇石收藏升温的一个重要体现。以广州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每年奇石成交量达到5个亿。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柳州。柳州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朱立新透露,目前柳州共举办了三届国际奇石节,而每一届的成交额都会有一个飞跃。第一届成交额为1千多万元,第二届为2千多万元,第三届达到4千万元。这个数字还只是保守估计。由此可见,奇石收藏的升温催生了奇石市场,而奇石市场的兴旺又带动了奇石收藏热。 
俗话说“奇石无价”,人们看到,石市上的奇石价格五花八门,价格相差悬殊,价格层次从几十元到几万元的都有。而同体积和质量相差不多的品种,价格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广州石商李观云感慨地说:“如今奇石交易中,漫天要价的风气很可能会阻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奇石虽然属于稀缺资源,其价格确实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些石商将奇石价格炒得实在太离谱,如一枚小如拳掌的石头竟能标出1.3亿元的天价。奇石进入市场后,既有文化价值也有经济价值,但文化价值是居于首位的,经济价值要服从文化价值,靠文化价值支撑,如果背离了这种价格体系,那么结果只能是阻碍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流通,并对整个奇石市场和收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