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企需要扶持 欲与意大利联手合作

发布时间:2005-09-07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我们常说云南有这样、那样的资源,但在一些真正拥有自身资源优势的行业,云企却常常把大量的市场让给了外省企业!”9月5日,在意大利与中国高端天然石材加工研讨会上,云南省石材商会常务副会长刘柏华的一席话,令与会者深省。

云南省是中国大理石及世界大理石的故乡,石材资源遍布全省各地,但云南省石材商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云南省每年的石材用量在30亿元以上,自产石材却不足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可供开采的优质石材达74种,例如大理的大理石、石林的米黄、武定的木纹石、文山的孔雀绿、腾冲的多孔火山石等都被评为全国名优产品。但云南石材的开采、销售成本又比全国高出许多。”该省石材商会会长李大剑解释道:“石材由于体积大、沉重,运输成本较高,云南的交通瓶颈使这一成本大增;更重要的是,云南省的石材开采、加工技术落后了。”

“云南企业并非没意识到自身资源优势,但缺乏资金和政策扶持。”刘柏华说,“经过多年发展,云南已拥有400余家石材开采、加工、生产和销售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林、大理、丽江、保山、文山等县市。这些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由于石材加工业投入高、见效较慢,他们从银行贷款并不容易;另外,开采石材需要办理多种手续,这都要靠政府进行扶持。”

中国石材协会刘健华秘书长也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于国内大量兴建宾馆、饭店、住宅区,中国石材行业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石材、板材产量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全行业总产值已达千亿。在这一过程中,正因政府重视,一些县市的石材加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福建的安溪县,每年的石材产值已达45亿;广西的岑溪县、四川的宝兴县也通过发展石材业,一举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一尊一米高的汉白玉石雕像可卖到两万元,如果被打碎,其毛料只能卖到20元。”刘柏华说:“云南省许多县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但常常只会把石材炸碎变成公分石筑路。如果在政府支持下,企业能把这些资源加工成石材,所产生的附加值将是巨大的。”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云南企业需加倍努力。”作为主办方负责人,该省贸促会会长张李昆出席研讨会时说:一个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就要学会“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又应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云南石头很多,但石材行业的知名品牌不多,这都要靠企业学习、引进世界发达国家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意大利有上百年的石材加工史,其技术、设备对云企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