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非金属矿产品出口
发布时间:2007-09-29 00:00:00 编辑:石材网
抑制“二高一资”产品出口,非金属矿产品首当其冲
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出口亟待优化。
“调控低附加值产品,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近两年国家对外贸易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持续发力,抑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态势采取的强硬措施。
一方面我国目前高能耗产品生产增长过快,一些地区还在违规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对资源性产业存在的“乱砍乱挖”现象大量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大量初级产品争相出口,造成国内恶性竞争局面。另一方面,我国贸易顺差继续加大,“贸易平衡”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二高一资”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多个问题的集合点。
非金属矿产品是最明显的资源性产品,国内大量非金属矿产初级产品争相出口,出现过恶意性竞争局面。抑制“二高一资”产品出口,非金属矿产品首当其冲。近几次国家对出口产品的税收政策调整,非金属矿无可争辩列入其中,目前非金属矿产品全部取消出口退税,已有几种开始征收出口关税,非金属矿产品的出口关税面将进一步扩大,非金属矿产品出口遭受“多云”。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专营非金属矿产品及制成品的专业外贸公司,是在1988年以“资源性”非金属矿产品出口为起步开拓国际贸易的。公司“一黑一白”(黑:石墨,白:滑石)产品曾是公司国际贸易的拳头产品,其他非金属矿产品云母、高岭土、重晶石、海泡石、凹凸棒黏土、石材等大量出口,改革开放初期非金属矿产品的出口为国家“创汇”做出重大贡献。近些年来公司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出口,增加出口竞争力方面下工夫,公司初级原料的出口从公司成立初期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下降到40%以下,实现以原材料出口向高附加值制成品出口转变。
但真正优化我国非金属产品的出口,必须从行业着手,加强行业的团队作用,打造特色非金属矿产业群。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引导矿业走集约化、规模化之路。加快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引进,通过技术创新,改采选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产品品级。注重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非金属矿的品牌战略。改变国际市场对中国非金属矿及制品的粗放型形象,提高中国非金属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石材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互联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上一篇: 吉林蛟河投资8亿元将建东北亚石材
下一篇: 07年上半年我国石材行业经济运行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广西岑溪通过“17变6”采矿权整合,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全文]